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听到王应辛的话。 朱允熥顿时不由呼吸一滞,心脏跳动都快了几分:不仅有直系后人,同时还有其他匠人!?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朱允熥的预期。 但转念一想。 他又觉得此事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王祯作为一个农学家、机械设计制造家,一生之中不仅对农业生产、农业器械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探究,还作为县尹将这些农业研究普及到当地,又著书,创新活字印刷等等…… 这么多事情显然不可能只靠他一个人。 就像现代杂交水稻的研究、爱迪生的灯泡试验……大众所知晓的名字或许只是袁爷爷、爱迪生。 可实际上,这些事情都离不开他们手底下的研究者、科学家一起进行成千上万次的试验。 “把他们全叫过来!”朱允熥直接吩咐道。 朱允熥激动,王应辛同样激动——这显然是有意要把先祖父的著作发扬推广起来!否则当今陛下为何指定要他们这一批人? 当然,他心中猜到了用意,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而是试探着问道:“陛下有命,草民自然无有不从,只是不知……陛下召见草民等一脉族人,不知有何吩咐?若能得陛下透露一二,草民便好按着吩咐办事。” 帝王的心思。 不可妄自揣测。 这件事情只能从陛下口中说出,而不能由他来说。 王应辛的年岁不算小,又能在王祯一脉后人及诸多匠人之中,担任话事人,自不缺人情世故。 “朕要在宫内格外建立一处大明工业司,朕观你处事有度,有意命你任工业司掌印。” 朱允熥没时间卖关子。 直接言简意赅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令祖父王先生的著作之中,有提到一样名为‘水力纺纱机’的器械,朕十分感兴趣,还有他创造的木活字、转轮排字盘,朕也有意推广。” “此外,王先生的著书之中,对大明皇朝各处风土特点、气节差异,农业生产时宜差异,都有全面的分析研究。” “朕也调查过,王先生曾任县尹的旌德县一带,农业水平、作物产量较之其他地区,有明显提升。” “若这些理论能全国推广,当能惠泽大明百姓。” “这些事情由你们来做,是最合适不过的。” 说罢,朱允熥以指腹轻轻敲了敲桌面。 面色之中也隐现出一抹激动之意。 他手头上的番薯就算以他所能做到的条件,不间断地进行翻番,从现在到有足够的种苗,再到往下推广种植,这个时间少则数年,多则上十年。 想要提升大明的人口,减少死亡率。 就得在当前的农业基础上下功夫。 而当他的话音落下。 之前一直有礼有节,进退有度的王应辛竟是微微愣住了,这让乾清宫内陷入了一片沉寂。 王应辛张着嘴诧异地看着朱允熥,甚至有些失态。 他不理解。 面前这个温润儒雅,对先祖父呕心沥血了一生的著作内容侃侃而谈的少年帝王……当真是他之前听说的那个玩物丧志的“昏君”? 这怎么可能?不可能! 他若是玩物丧志,何以会对先祖父的著作如此了解?何以附议登基,首先想的便是生民百姓的生存和福祉? 虽然祖父已经去世多年。 但他并没有忘记。 从前祖父还活着的时候,常常忧郁叹气。 不为别的,而是郁郁于他呕心沥血的著作得不到推广,郁郁于前元统治者的苛政暴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