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拆鱼羹】 粤菜名菜,属于广深区舜德地区传统料理。 以鱼肉为主料,常用鲈鱼,草鱼,胖头鱼 其中,胖头鱼因为其肉质细嫩鲜滑,鱼腩肥美,熬汤鲜美浓郁,一般被用作首选。 此刻只 卫言走出通道的时候,脚步很稳,像是踩在某种无形的节拍上。他的灶台前还残留着一点油渍,锅底微微泛黑,那是慢火出沙时留下的痕迹。他没回头看评分屏,也没看其他选手的表情??不是傲慢,而是他已经知道结果了。 番茄炒蛋端上去那一刻,评委席上的三位主评都沉默了三秒。 “这道菜……”谭知风夹起一块浸满汤汁的鸡蛋,轻轻咬下,“它不该出现在这个环节。” 旁边的女评委林婉秋点头:“蛋嫩得像刚从锅里捞出来,但又不散;番茄已经完全出沙,却保留了一丝果酸的清新。这不是十五分钟能做出来的状态。” 第三位评委是来自川南的老厨子周承志,他直接把整盘菜倒进小碗里,用勺子搅了搅,喝了一口汤底。 “你用了两种番茄。”他说。 卫言点头:“粉质偏软的一种用来出沙,水分多的一种切丁提鲜。” “你还去了皮?” “十字花刀加火焰炙烤去皮,虽然慢,但能避免表皮焦苦影响口感。” 周承志笑了:“年轻人,你是真不怕时间不够啊。” 直播镜头扫过评分系统,ai正在飞速运算。最终分数跳出时,弹幕炸了。 【987!】 【前面最高才936!!】 【这哪是比赛?这是降维打击!】 而此时,距离本轮结束还有两分十七秒。 李袁站在隔壁灶台,手里的鸡丁还在腌制。他原本打算做个宫保风味,但现在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在路边摊练手的小学徒。他看着卫言收锅、摆盘、擦灶台的动作,一气呵成得不像真人,更像一段预设好的程序。 “他根本不是在做饭。”李袁喃喃道,“他在……重构规则。” 夏鸣坐在后台监控室,盯着大屏幕上的数据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尹盛江站在他身后,端着一杯凉透的茶。 “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尹盛江忽然开口,“他不是靠单项突出赢的。他是让每一项都达到了‘刚好最优’的程度。” 夏鸣皱眉:“你是说……他每一步都在计算效率?” “不止。”尹盛江眯起眼,“他在利用报名人数分布、门类开启顺序、甚至评委口味偏好来调整策略。你看他选的灶台位置??正对主摄像机,背光角度最佳,出镜率天然高12以上。这不是巧合。” 夏鸣猛地抬头:“你是说……他连镜头都被算进去了?”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每次他端菜,导播都会切特写?”尹盛江冷笑,“流量也是资源。在这个时代,谁能拿到更多曝光,谁就在心理战上先赢一步。” 与此同时,第二轮门类即将开启。 电子屏闪烁,新的八扇门缓缓浮现。 【一星?豆腐】【二星?牛肉】【三星?河鲜】【四星?菌菇】【五星?鸭掌】【六星?鲍鱼】【七星?和牛】【隐藏门?未知】 观众席一阵骚动。 “这次难度明显提升了。”有人低声议论,“尤其是四星以上的食材,处理时间至少要十分钟起步。” 钱新站在人群中间,手里捏着报名卡,眉头紧锁。上一轮他用了血开刀法强行提速,勉强拿了第八名,但积分barely过线。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第三轮就会被淘汰。 “不能再跟着他们的节奏走了。”他咬牙,“必须打破平衡。” 可怎么破? 就在这时,广播响起。 “请各位选手注意:本轮报名时间为三分钟,倒计时开始。” 人群瞬间躁动起来。 有人冲向低星门,想稳拿积分;有人赌隐藏门奖励翻倍,直奔最后一扇;更多人犹豫不决,在通道口来回踱步。 只有卫言,依旧站在原地。 直到最后三十秒,他才缓缓迈步。 但他没有走向任何一扇亮着的门。 而是停在了七星?和牛门前。 全场哗然。 “疯了吧?和牛这种食材,光是解冻就要五分钟!更何况还要调味、煎制、控温、静置……十五分钟根本不够!” “除非他提前准备好了配方!” “不可能!所有调料都是现场抽取,温度湿度都有监控!” 直播间弹幕刷成一片红色。 【卫言你要干嘛?!】 【这是自杀式选择啊!!】 【难道他又发现了什么漏洞?】 夏鸣死死盯着屏幕,心跳加速。 “他不会真的以为自己能在十五分钟内做出完美的和牛料理吧?那可是‘华6级’认证厨师都未必敢轻易挑战的项目!” 尹盛江却笑了:“你不明白……他从来就没打算做‘完美’的和牛。” “那他想做什么?” “他想做的,是刚好够格的和牛。” 话音未落,卫言已刷卡入场。 门内,一块标准a5级和牛静静躺在操作台上,表面覆盖着细腻雪花纹路。旁边摆放着盐、黑胡椒、黄油、迷迭香??基础西餐煎肉标配。 卫言看了一眼时间:14:58。 他没急着动手,反而先打开抽屉,取出一把极薄的slicer刀,试了试锋利度,然后放在一边。 接着,他将和牛放入低温水中浸泡,同时点燃炉灶,预热铸铁锅。 “他在做什么?”李袁瞪大眼睛,“这时候还泡水?那会流失血水的!” 但熟悉分子料理的人立刻反应过来。 “等等……那是逆向解冻法!用水温和渗透压控制解冻速度,既能快速升温又不破坏肌理!” 果然,不到两分钟,和牛表面已恢复柔软弹性。 卫言将其取出,用厨房纸轻轻吸干水分,撒上粗盐与现磨黑胡椒,手法轻柔得像在抚摸婴儿的脸颊。 随后,铸铁锅冒烟,他放入一小块黄油,待其融化并微微焦化时,果断下肉。 滋啦?? 高温与脂肪碰撞的声音响彻全场。 卫言一手持夹,一手握铲,全程未曾翻动。五分钟后,他改用中小火,加入迷迭香与蒜瓣,盖上锡纸,开始低温慢煎。 “七分熟。”他自语,“内部温度控制在55c±05。” 这时,距离报名截止只剩十秒。 一道身影猛然冲入七星门。 是钱新。 他喘着气,脸色发白:“我……我要参赛。” 系统提示音响起:【参赛人数变更,当前为2人。】 钱新走到另一侧灶台,看到卫言的操作流程,瞳孔骤缩。 “他竟然用低温慢煮结合高温封边?!”他几乎失声叫出,“这种做法通常需要二十分钟以上!” 但他很快意识到不对劲。 卫言的锅根本没持续加热。 相反,他在封边后立刻关火,利用余温继续焖制。 “他压根就没打算全程烹饪!”钱新恍然大悟,“他是算准了余热传导曲线,让肉在最后几分钟自动达到理想熟度!” 这是一种极其精密的时间博弈。 就像走钢丝,差一秒都会导致失败。 而卫言,正站在那根看不见的线上,稳步前行。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第十二分钟,卫言打开锡纸,检查肉质。表面金黄酥脆,边缘微焦,香气扑鼻。 他迅速翻面,再焖三十秒,随即起锅。 静置九十秒后,切片装盘。 每一片厚度均匀,中心呈玫瑰粉色,油脂如星河般蔓延。 他甚至挤了一点柠檬汁,点缀几片生菜叶,完成摆盘。 提交倒计时:00:07。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当评委接过菜品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第一口咬下,谭知风闭上了眼睛。 “外焦里嫩,汁水丰盈……但这不是重点。”他睁开眼,“重点是,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了温度控制的极致。这不是技术,是……预判。” 林婉秋尝了一口:“调味极简,却放大了食材本味。而且……我没尝到一丝腥气或杂味。你是怎么做到的?” 卫言淡淡道:“选用当天屠宰、冷链直达的和牛,减少氧化时间;腌制时不加酱油或其他液体调料,避免水分干扰;煎制时用黄油而非普通油,增加香气层次的同时帮助锁汁。” 周承志则盯着切面看了许久,忽然问:“你是不是……提前计算过这块肉的热传导系数?” 卫言没有否认:“每种食材都有它的物理属性。只要参数明确,就能模拟出最佳加热路径。” 全场寂静。 这不是人能做到的事。 这是ai才会干的事。 评分出炉:973 全场最高。 而钱新,因时间不足未能完成静置步骤,肉质偏硬,仅得812。 差距悬殊。 直播间沸腾。 【卫言到底是什么怪物?!】 【他是不是偷偷带了计算器进场?!】 【我现在开始怀疑人生了……】 后台,夏鸣猛地站起身。 “他不是在参加比赛。”他声音发颤,“他是在用比赛验证一套算法。” 尹盛江点头:“你以为‘新厨争霸赛’是选拔厨师?不,对他来说,这只是一组可优化的变量集合。选手数量、门类权重、评分机制、观众反馈……全都被他纳入了决策模型。” “所以他才能每次都选到收益最大化的路径。” “没错。”尹盛江望向赛场中央那个平静收拾工具的年轻人,“他在用厨艺做数学题。” 此时,第三轮报名即将开始。 大屏幕显示:【本轮将首次启用‘双门联动机制’,选择相邻星级的两个门类可触发额外加分项。】 众人哗然。 这意味着策略变得更加复杂。 有人已经开始讨论组合方案:“一二星联动稳妥,三四星风险适中,五六星搏高分……” 但没人注意到,卫言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隐藏门上。 那里漆黑一片,没有任何提示。 “你知道吗?”他对身旁的钱新说,“有时候,最大的风险,反而是最安全的选择。” 钱新愣住:“你什么意思?” 卫言笑了笑:“我在想,如果我能猜中隐藏门的内容,会不会……直接锁定总冠军?” 钱新心头一震。 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人,早已不在和他们同一个维度竞争了。 他不是在比谁做得更好。 他是在重新定义“好”的标准。 而此刻,全国两千三百万在线观众中,有一个人正死死盯着屏幕,手中握着一份文件。 文件标题写着:《关于引进海外顶级分子料理团队的可行性报告》。 落款单位:京华集团?餐饮事业部。 那人拨通电话,声音低沉而兴奋:“马上联系法律部,启动紧急签约预案。我要亲自见这个人。” 与此同时,远在西南山区的一间老旧厨房里,一位白发老者放下遥控器,轻叹一声。 “三十年了……终于有人走到了这条路的。” 他拿起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个年轻厨师站在灶台前微笑的模样。 背面写着一行字: “真正的厨艺,是从打破规则开始的。” 而在赛场之外,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家不起眼的小饭馆门口挂起了新招牌。 红底金字,四个大字: “卫言私厨”。 开业时间:明日午时。 没人知道是谁挂的。 但第二天清晨,店门口已排起长队。 人们都说,昨晚梦见了一个做饭的男人。 他不用猛火,不靠秘方,甚至连表情都没有。 但他做的菜,让人吃了就想哭。 有人说那是乡愁。 有人说那是遗憾。 可只有一个孩子说出了真相: “因为他做的不是饭。” “是他懂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