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心传录》的最后一页已经完成。
村里的空气凝重,三十六位村代表的焦虑让气氛愈发沉重。
他们坐立不安,每个人都揪着过去的不同线索。
是英雄的名字?
还是大师的箴言?
他们的话语是一种恳求,是绝望地想要抓住些什么,任何能让他们安心的东西。
我理解他们的恐惧。
我们都理解。
但答案并不在过去。
一个盲眼男孩走上前,他虽安静却充满力量,端着一碗浑浊的水和灰烬——这是人们的“药”。
他明白。
他知道。
他谈到了连接他们的东西,一直以来连接他们的东西。
柳的妻子写下了最后的话语,宣告了新的现实,并将其放在了无针碑上。
是时候进行一次净化,一次重生了。
七月十五,五典大祭开始。
记录被点燃。
老医生们哭泣着,他们的传统在他们眼前崩塌。
但孩子们歌唱着,他们天真的声音与庄重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灰烬,像灰蝶一样飘散,带着道的气息。
我感觉到胸口的印记,先是一阵灼烧般的刺痛,接着当它融入我的身体时,又有一股寒意袭来。
印记消失了,道回归了体内。
大师程高选择了自己的转变。
他走向一个深湾,扔掉了自己的财物。
他问我:“你要去哪里?”他回答道:“我存在于每一口传唱《针歌》的呼吸里,存在于每一次触碰中,存在于每一个生命里。”他消失在雾中,那身影仿佛在模仿下针的动作,然后就不见了。
这是他最后的礼物。
接着,大地颤抖起来。
无针碑裂开了。
一股血泉喷发而出,那是一股原始而狂野的力量之柱。
李柱国的幻影出现了,他面容严峻,胸口的印记正在碎裂,他大喊着,但大地没让他把话说完。
那股血柱变成一道红光,射进了盲眼男孩的心里。
一个新的印记。
不是青铜,也不是玉石,而是一颗跳动的心火。
男孩轻声说:“师父,我收到了。”这是一声平静的回应,表示接受。
他现在成了印的携带者。
他教导的不是针法或卷轴,而是慈悲,是感受脉搏,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他们双手合十。
最真实的针就在内心深处。
我翻开一本新书:《心火录》。
即使程高不在了,他仍然和我们在一起。
夜晚,月亮悬在河上。
我看到了他的影子。
盲眼男孩鞠躬,以示敬意。
月亮碎成了无数银色的针。
我想知道:大师们都走了吗?
然后,在河边,我看到一位母亲,她正哄着孩子,轻声哼唱着《针歌》。
她把手放在孩子的额头上。
我明白了。
他们从未离开,只是……现在下针的方式不同了。
道存在于生者的呼吸之中。
那最后一页的空白,仿佛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倒映着三十六村所有人的焦灼与期盼。
柳妻合上册子,指尖的触感冰凉,那脉搏的狂跳却如擂鼓,震得她心神不宁。
三日后,百草盟议事堂,油灯昏黄,三十六村的代表围坐一圈,气氛凝重如铅。
柳妻将那本写满了三百页的《心传录》置于桌案中央,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心传录》,已满。只余最后一行,当由谁人,何事,落笔为终?”
一言既出,满室寂静被瞬间打破。
“当属李柱国师尊!”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激动地站起,“若非师尊舍身化道,我等早已是焦土枯骨!当以师尊之名,为全书作结!”
“不妥!”另一人立刻反驳,“师尊已化道天地,其功绩岂是一行文字可以概括?我意,当写程高!他承师尊衣钵,传无针之法,活人无数,此功当载史册!”
“程高还活着,为生者立传,不吉!”
“那便写下所有在疫病中逝去英雄的名字!”
“三百页都写不完,何况一行?”
争论声此起彼伏,人人面红耳赤,都想将自己心中最重的那份功绩,刻在这最后的圣地之上。
柳妻静静地听着,眉头越锁越紧。
这最后的荣耀,似乎要变成另一场纷争的开端。
就在此时,一个清脆的童声自门外响起:“诸位叔伯,可否听我一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盲童,身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粗陋的陶碗,一步步摸索着走了进来。
正是沙盘村那个最早得到程高传授的孩子。
他走到桌案前,将陶碗轻轻放下。
众人探头看去,只见碗中盛着半碗浑浊不堪的液体,既有江水的浑黄,又有草木烧尽的灰黑,还混杂着米汤的黏稠,隐约间,似乎还能闻到一丝泪水的咸腥。
“这是什么?”有人皱眉问道。
盲童仰起那张看不见光明的脸,嘴角却带着一丝纯净的笑意:“这是疫病最重时,我们所有人喝过的东西。是涪江的水,是取暖的草灰,是吊命的米汤,也是亲人离别时,落入碗中的眼泪。它救过我们的命,也是医道的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