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柳妻指尖微颤,触碰着那两处温润的凹陷,一股奇异的暖流顺着指尖直抵心底。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与阿禾相撞,两人眼中皆是难以置信的震撼。
这块寻常的青石,竟因一位老翁常年的倚坐,自行“开”出了穴位!
她不敢怠慢,立刻取来软泥,小心翼翼地拓下石墩表面的凹痕。
就在泥模成型的瞬间,一股极淡、却无比精纯的药香从凹痕深处丝丝缕缕地渗出。
阿禾俯身细嗅,脸色骤变:“这是……‘补肾强督散’的香气!虽然淡了千百倍,但绝不会错!”
柳妻的心跳如擂鼓,她将泥模捧在手中,彻夜不眠。
烛火摇曳,将她的身影投在墙上,忽明忽暗。
无数念头在脑海中翻腾、碰撞,最终汇成一道惊雷般的明悟。
她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敬畏的颤抖:“我明白了……不是石头有灵,也不是什么神仙点化。是那位老翁千万次的坐姿,是他身体里郁结的病气,让这方土地、这块石头,记住了他的病痛!地气流转,日积月累,竟自动将顽石琢成了最契合他病体的灸石!”
一念通,百念通。
这个惊人的发现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阿禾与柳妻不再将目光局限于一石一木,而是开始审视整个村庄。
很快,第二个异象便闯入了他们的视野。
村口那口百年老井,近来水味变得有些奇怪,不再是往日的清冽,而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苦意,回味却又是一股甘甜。
村民们并未在意,只道是时节变化,但饮用此水的人,无论老幼,都感觉身体轻快,神清气爽。
阿禾心生疑窦,取来一桶井水,以精密的琉璃器皿盛放。
在日光下,他骇然发现,水中的浮游生物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排列组合,隐隐构成了一幅玄奥的“五运六气”流转图!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幅图并非静止,它随着日升月落、节气更替,竟在缓慢地自行演变!
恰逢村中一妇人,经闭三月,面色萎黄,遍寻郎中无效。
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每日只饮此井水。
不过七日,堵塞的月事竟自行通畅,面色也红润起来。
柳妻闻讯,携一面古朴铜镜来到井边。
她将镜面沉入水中,以秘法引动水气。
月光下,原本模糊的镜中倒影渐渐清晰,井底的幽深之中,竟缓缓浮现出三个蝌蚪般的古篆——“天癸引”。
这三字,宛如一道闪电劈入柳妻的识海!
《古脉遗篇》有载,上古医道大能,能“以水载气,不药而调”,其核心法门,便名为“天癸引”!
她扶着井沿,仰望星空,长长地叹息一声:“这口井,早已不是普通的容器……它是一个活着的药鼎。它吞吐着天地的脉搏,承接着节气的流转,将无形的气运,化作了有形的药汤。”
震撼接踵而至。
时值深冬,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升起炊烟。
阿禾立于村中高处,本是随意一瞥,目光却陡然凝固。
他看到,那一缕缕袅袅的青烟,升腾到约莫三丈高时,竟无风自动,齐齐分叉,化作两股烟柱,遥遥指向夜空,其形态与古籍中记载的“悬灸双柱法”别无二致!
他飞快地在村中穿行,发现几乎家家炊烟皆有此异象,而村东头一位患有哮喘的老者,他家屋顶上空的烟叉角度更是刁钻精准,仿佛两根无形的艾条,不偏不倚地对准了星空中代表“肺俞”的天区!
柳妻见状,立刻取来一匹上好的素白丝帛,登上高处,迎风展开。
那被分叉的烟气拂过丝帛,竟留下点点灰烬。
待她收回丝帛,一幅由烟灰构成的“艾灸壮数图”赫然呈现在眼前,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处疗愈肺疾的关键穴位,不多不少,分毫不差!
那一刻,柳妻只觉头皮发麻,一个颠覆性的念头让她浑身战栗:“不是人在烧艾……是这天地的火气,知道了人的病痛。火知道该去哪里,烟,便是它写给苍天、写给星辰的方子!”
如果说,石、水、火的异变,尚可归结为死物通灵。
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则彻底证明,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也早已融入了这宏大的天地脉动之中。
一日,牧童牵着一头老黄牛从村中走过。
那牛走到村子中央的打谷场上,忽然停步,仰天发出一声悠长而奇特的哞叫。
其声不高不亢,却清越如破竹,穿透力极强。
村角一间茅屋里,瘫痪了三年的少年正靠在窗边,牛鸣声传来,他只觉一股奇异的震动从尾椎骨直冲脑海,仿佛一条沉睡多年的大龙猛然翻身。
他竟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扶住了墙壁,在母亲惊骇的尖叫声中,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向前迈出了三步!
阿禾反应极快,他掏出随身携带的调音玉管,迅速记录下牛鸣的频率。
回到屋中,他翻开《五音疗疾谱》对照,双手都开始颤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