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村中小学的课堂,第一次没有了朗朗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笃、笃笃、嗒”的切菜声。
阿禾没有带书本,只让村长寻来几十把小巧的菜刀和一筐生姜。
他站在一群七八岁的孩童中间,神情比讲解任何一部医典都要专注。
“看好,不是用力砍,是让刀自己落下去。”阿禾手腕轻灵地一抖,刀锋在姜块上划过一道优雅的弧线,“慢一刀。”
孩子们瞪大眼睛模仿。
“接着,手腕发力,借着刚才的势头,快两刀。”他的手腕如同蜻蜓点水,刀光连闪两次,姜片应声而落。
“最后,停一拍。”他收刀,手腕在空中静止一瞬,仿佛在回味刚才的力道。
“慢一刀,快两刀,停一拍。”他重复着,声音里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
孩子们觉得这像个游戏,纷纷挥舞着小刀,嘴里念念有词。
起初,姜片飞得到处都是,但渐渐地,他们找到了感觉。
那简单的口诀仿佛有魔力,引导着他们稚嫩的手腕,在起落之间,一股微弱而温热的气流,沿着手臂的内侧与外侧悄然流转。
这正是医道中最基础的“手三阴”与“手三阳”经络交替激活之法,只是阿禾将繁复的经络名,化作了砧板上最朴素的节奏。
一个虎头虎脑的顽童更是玩心大起,将切下的姜片在案板上歪歪扭扭地排成了一条长蛇,得意地向同伴炫耀:“看我的小龙爬!”那蛇形弯弯绕绕,从“蛇头”到“蛇尾”,竟与人体中轴线上那条神秘的“任督二脉”循环路径,暗暗相合。
数日之后,学堂的教书先生惊奇地发现,这群顽劣的孩童上课时注意力竟前所未有地集中,原先几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如今也面色红润,跑跳有力。
家长们视阿禾为神人,纷纷提着鸡鸭前来叩谢。
阿禾只是摆摆手,指着那些仍在兴致勃勃切着生姜的孩子,笑道:“是他们自己学会的,我什么都没教。”
当村野间的烟火气开始蕴含医理之时,百草盟的权力中心,地坛议事厅内,却正酝酿着一场风暴。
柳妻一身素衣,召集了百村代表。
她没有说任何废话,只是默默走到议事厅中央,从怀中取出一枚象征着百草盟最高调度权的青铜令符。
此符由涪翁亲手铸造,见符如见盟主。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她将那枚沉甸甸的令符,毫不犹豫地投入了熊熊燃烧的议事炉火之中。
“柳夫人!不可!”有村老惊呼起身。
青铜遇火,发出一阵“滋滋”的声响,很快便被烧得通红。
众人哗然,议论声如浪潮般席卷了整个议事厅。
柳妻却对这一切置若罔闻,她凝视着炉火,声音清冷而坚定,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藤能自攀,草会写字,何须人管?”
话音落下,她转过身,面对着满堂的震惊与不解,宣布了百草盟的新规:“即日起,废除百草盟统一调度之制,改为‘百村自治,互济共修’。”
满场死寂。
她顿了顿,继续道:“新规唯有一条:每村需建一座‘无名堂’。堂内不供神像,不挂牌匾,只设长桌矮凳,供各家各户随时进来,交流耕作、饮食、育儿的心得。谁家的稻种得好,谁家的汤熬得暖,谁家的孩子养得壮,便都写下来,放在桌上,任人取阅。”
说罢,她再不多言,转身离去。
背后,炉火将她的影子长长地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那微微佝偻着身子,仿佛在审视着什么的姿态,竟与当年涪翁在此地挑灯校对医书的身影,一般无二。
权力被她亲手焚毁,又以另一种方式,撒向了千家万户。
风暴并未因议事厅的决定而停歇,真正的风暴在当夜席卷了整个山谷。
雷电如金蛇狂舞,暴雨倾盆。
村东头王家的小媳妇恰在此时临盆,却遭遇难产,眼看就要一尸两命。
接生婆使尽了浑身解数,也只剩摇头叹息。
阿禾闻讯赶到时,产妇已气若游丝。
屋内一片狼藉,别说银针,连一根干净的缝衣针都找不到。
他目光如电,扫过屋内,最后定格在墙角那两口用来煮猪食的大铁锅上。
“把锅盖拿来!”他断喝一声。
家人虽不解,却也慌忙照做。
阿禾接过一口冰冷的铁锅盖,毫不迟疑地将它置于产妇的心口之上。
随即,他右手五指张开,如同弹奏古琴一般,指尖在锅盖的边缘飞快地轻弹起来。
“嗡——”
一阵低沉而悠长的嗡鸣声响起,奇异的是,这声音并不刺耳,反而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声波透过厚实的金属传导,精准地刺激着锅盖下方的“膻中”与“巨阙”两大护心要穴,产妇原本急促紊乱的心跳,竟奇迹般地平稳了下来。
“另一口,盖在她肚子上!”阿禾对产妇的丈夫喊道,“听我口令,我弹一下,你用手掌在锅盖中心,轻轻拍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