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地下审讯室的金属门在身后沉重合拢,发出“哐当”一声闷响,将外界的嘈杂彻底隔绝。惨白的灯光从天花板的格栅中倾泻而下,在冰冷的合金地面上投下棱角分明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与硝烟混合的刺鼻气味,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那是来自被押在审讯椅上的袭击者身上的余痕。
审讯椅是特制的,合金框架泛着冷硬的光泽,束缚带紧紧勒在袭击者的四肢与躯干上,即便他此刻浑身是伤,也丝毫动弹不得。他的黑色作战服早已被硝烟熏得发黑,多处破损,露出底下青紫交错的伤痕,那是方才被捕时激烈反抗留下的印记。额角的伤口还在缓缓渗血,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胸前的衣服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污渍。但即便如此,他的脊梁依旧挺得笔直,一双眼睛在凌乱的发丝下透着近乎狂热的光芒,像是燃烧着不灭的火焰,死死盯着走进审讯室的两人,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不屑。
走进来的是石小凡和赵磊。石小凡身上的作战服沾着尘土与干涸的血点,左臂袖口一道焦黑的划痕格外醒目——方才与袭击者交手时,对方的能量武器擦过他的手臂,若不是他及时催动强化系异能,将肌肉瞬间收紧一寸,这道伤恐怕会直接贯穿胳膊。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唯有眼底深处藏着一丝未散的戾气,那是经历过生死搏杀后的本能反应,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过袭击者时带着几分久经沙场的审视,一步步走到审讯桌前,将一份文件重重拍在桌上,纸张碰撞的声响在寂静的审讯室里格外刺耳。
赵磊则站在石小凡身后半步的位置,双手抱胸,肌肉线条在作战服下隐隐凸显,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作为行动队副队长,他更擅长武力压制,此刻目光如雷达般扫过袭击者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哪怕对方被牢牢束缚,经历过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没人敢掉以轻心。毕竟方才在能源站,就是这些狂热分子用未知武器轰塌了半面围墙,若不是石小凡凭借感知系异能提前预判,他们这队人恐怕要折损一半。
“姓名。”石小凡拉开椅子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异能抑制器——那是他的习惯动作,每次审讯棘手的对手时,这个动作能让他保持冷静。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压迫感,目光直视着袭击者的眼睛,仿佛要穿透对方的伪装,直抵灵魂深处。
袭击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缓缓抬起头,眼神中的狂热更甚,他没有回答石小凡的问题,反而桀桀笑了起来,声音沙哑如同砂纸摩擦:“姓名?在伟大的净化事业面前,个人的姓名毫无意义。你们这些沾满罪恶的蛀虫,不配知道我的名字。”
石小凡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指腹摩挲抑制器的速度微微加快。他早就料到对方不会轻易配合,但如此直白的挑衅,还是让审讯的氛围瞬间紧绷。尤其是“蛀虫”两个字,让他下意识地想起三年前的那场灾难——当时一个极端组织用类似的口号袭击了城郊孤儿院,导致三名孩子重伤,而他因为情报不足,没能及时赶到。指尖的力度不自觉加重,指节泛白,喉结无声滚动了一下,压下心头的戾气。
“蛀虫?”石小凡的声音冷了几分,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缓慢而有规律,像是在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你们袭击市中心能源站,造成三名平民重伤——其中有个五岁的孩子,至今还在ICU里靠着呼吸机维持生命。十多栋居民楼停电,老人没法用医疗设备,孕妇被困在电梯里差点早产,这就是你们口中的‘净化’?”
提到能源站的袭击,袭击者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近乎病态的狂热,语气也变得激动起来:“恐慌?那是懦弱者的表现!那些钢筋水泥的丛林,那些日夜不停消耗星球资源的机器,才是真正的罪恶!人类就像附在地球身上的毒瘤,不断吸食着母亲的血液,将她弄得千疮百孔。我们所做的,不过是为了清除毒瘤,让地球恢复纯净!这是伟大的使命,是神圣的职责!”
“毒瘤?”赵磊忍不住向前一步,声音带着怒火,“你看看那些在袭击中受伤的老人和孩子,他们也是毒瘤?你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发动袭击,草菅人命,这和屠夫有什么区别?”
“区别?”袭击者猛地挣扎了一下,束缚带深深嵌入他的皮肉,留下一道道红痕,但他似乎感受不到疼痛,反而嘶吼道,“区别就在于,我们是在为了整个星球的未来而战,而你们,只是在为自己的私欲苟延残喘!那些所谓的平民,他们每天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制造着无尽的垃圾,他们也是毒瘤的一部分,只不过是暂时还没被唤醒的行尸走肉!净化的火焰,迟早会烧到他们身上!”
石小凡的眼神愈发冰冷,周身隐隐散发出一丝微弱的能量波动——那是他的强化系异能即将触发的征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话语中极端扭曲的价值观,这种被洗脑式的狂热,比单纯的仇恨更加可怕。三年前孤儿院遇袭的画面在脑海中一闪而过,那些孩子痛苦的哭声与眼前袭击者的叫嚣重叠,让他的指尖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催动异能的冲动,知道现在不是动怒的时候,常规审讯恐怕很难从对方口中得到有用的信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双异能学生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双异能学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