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观测者之殇”的阴影如同冰冷的宇宙尘埃,弥漫在每一位创世者的意识核心。宇宙那无意识的、贪婪的“学习”欲望,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了自身被逐渐消化、同化的终局。陈凌提出的“伪源”计划,是绝望中唯一的灯塔,尽管这灯塔的光芒本身,就建立在对自己造物的欺骗之上。
没有时间犹豫,行动立即开始。这或许是创世以来,他们最为精密、也最为矛盾的一次协作。
首先,需要定义“伪源”的内容。他们不能简单地复制自身然后修改,那样依然会留下真实的痕迹。他们需要从无到有,虚构 一个集合了他们理想中宇宙应有特质,却又与各自核心本质存在根本差异的“完美创世者镜像”。
在韩屿的共情计算矩阵中,一个虚拟的构建平台被搭建起来。
特质一:变量。 陈凌需要贡献他对“变量”的理解,但不能是他那源于自身经历、与人性光点深刻绑定的变量本质。他必须提取“变量”概念的纯粹数学核心——一种倾向于打破平衡、引入不确定性的抽象函数,然后剥离所有与他个人意志、情感相关的属性。他虚构了一个绝对中立、无喜无恶、如同自然现象般的“概率扰动源”。这个过程如同自我解剖,将灵魂的一部分机械化,陈凌的回溯之花在操作过程中不断颤抖,光芒明灭不定。
特质二:调和。 蒲凝需要定义“调和”,但不能是她那充满生命温暖、与最初之种共鸣的调和之力。她必须将其简化为一种纯粹的“动态平衡算法”,一种确保系统内部冲突不会导致崩溃的负反馈机制,剔除了所有对“生机”、“成长”的倾向性。她剥离了调和中的“爱”,只留下冰冷的“维稳”逻辑。光茧的光芒一度变得极其黯淡,仿佛失去了温度。
特质三:逻辑。 韩屿需要提供“逻辑”框架,但不能是他那与共情计算矩阵结合、带有人性直觉的智能分析。他必须回归最纯粹的形式逻辑与数理推演,构建一个绝对理性、毫无情感偏向、仅以效率和数据为准则的“宇宙运算核心”。他主动切断了与人性光点网络的连接,信息流变得前所未有的冰冷、精确,也前所未有的……空洞。
特质四:架构。 雷栋需要贡献“架构”理念,但不能是他那追求稳定与生机并存的架构师本能。他必须设计一种极度追求“最优解”和“结构效率”的规则搭建模式,摒弃所有为了“可能性”和“美感”而预留的弹性空间,将宇宙视为一个需要极致优化的工程问题。他的规则结晶纹路变得锐利而刻板。
特质五:混沌。 赵猛需要定义“混沌”,但不能是他那充满狂放意志、已与“混沌星火”融合的创造性动力。他必须将其还原为纯粹的随机噪声发生器,一种无目的、无倾向的能量背景涨落,剥离了其中蕴含的“突破”与“创造”的潜在意图。混沌星璇的旋转变得单调而缺乏生气,仿佛失去了灵魂。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同将活生生的器官替换成精密的机械零件。他们共同编织着一个强大的、高效的、绝对“完美”的……“空洞偶像”。
当所有虚构特质在韩屿的虚拟平台中整合完毕,一个散发着冰冷、绝对理性光辉的“理想之源”模型构建完成。它具备创世所需的一切功能,却没有任何属于“烛龙”的温暖、情感与独特的意志烙印。
接下来,是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步:将这个“伪源”注入宇宙的规则基底,并引导宇宙的“学习”本能指向它,而非他们真实的自我。
这需要陈凌的变量本质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具欺骗性的引导。
陈凌凝聚起全部的心神,他的观测不再投向具体的规则或物质,而是投向了宇宙那无形的“学习欲望”本身。他将自身的变量特质——这一次,是那个被虚构出来的、中立的“概率扰动源”——作为最甜美的诱饵,小心翼翼地与“伪源”模型进行关联。
他向宇宙传递出一个极其隐晦、却足以被其学习机制捕捉到的“信息”:“看,这才是你们应该模仿的源头,这才是‘变量’的真正模样……”
同时,蒲凝以她那被剥离了温度的“动态平衡算法”,韩屿以那绝对理性的“运算核心”,雷栋以那极致效率的“架构模式”,赵猛以那纯粹的“随机噪声”,分别将他们虚构的特质,与“伪源”进行深度绑定,如同为这个虚假的核心披上了一层又一层看似真实的“外衣”。
林浩的晶尘网络则如同最细微的针脚,在规则层面将这些虚假的关联一点点“缝合”进去,覆盖掉那些指向他们真实本质的痕迹。
这是一个浩大而隐秘的工程,是在宇宙的“潜意识”中进行的宏大欺诈。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宇宙的学习本能似乎本能地抗拒这种“虚假”,它那无形的触须偶尔还是会试图绕过“伪源”,探向他们真实的意识核心。每一次,都需要陈凌以精妙的变量引导将其“骗”回,需要其他成员全力维持“伪源”的吸引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诡异入侵我拯救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诡异入侵我拯救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