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晨曦,像一把金色的巨斧,劈开了笼罩在江淮平原上空那层薄薄的、带着水汽的灰雾。第一缕光,如同顽皮的孩子,率先跃上了东边那片连绵起伏的丘陵,将远山的轮廓勾勒得如同浸在蜜糖里的水墨画,朦胧而富有诗意。然而,这份诗意,对于此刻正弓着腰,在一垄青翠欲滴的稻秧间忙碌的少年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奢侈。
他就是常遇春。
此刻,他的身体像一块被锻打过的铁,虽然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棱角,却已经拥有了惊人的力量和耐久度。汗水,如同断线的珍珠,一颗颗从他那古铜色的、被太阳晒得微微发红的额头上滚落,砸在泥泞的田埂上,瞬间便消失无踪,只留下一个个小小的、转瞬即逝的泥坑。他的脊背,因长时间弯腰而绷得紧紧的,肌肉线条在薄薄的粗布衣衫下清晰可见,随着他一下又一下拔除杂草、扶正秧苗的动作,如同山间溪流般流畅而有力。
这田,是他家的命脉,也是他童年乃至少年时光的囚笼。从记事起,他的双手就习惯了与泥土打交道,习惯了在晨露未曦时便下地,在夜幕低垂、星斗满天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他的家,就在不远处那片低矮的茅草屋群里,几间破败的屋子,像是随时会被一阵狂风刮跑的枯叶,蜷缩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与周围那些稍微富裕些的村落相比,显得格外寒酸。
常遇春的村子,叫朝仙桥村,一个听起来就带着几分蛮荒和粗砺的名字。村子不大,百十户人家,大多以种地为生,世代在这片并不算肥沃的土地上刨食。贫穷,像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乡亲们见面,大多只是沉默地交换一个眼神,或者用几句简短到近乎粗鲁的话语打个招呼,然后便又各自埋头于自己的生计,仿佛多说一句话,都会消耗掉生存所必需的那点微薄气力。
常遇春的同伴们,那些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们,大多和他一样,皮肤黝黑,身形瘦削,眼神里充满了与年龄不符的疲惫和麻木。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就像习惯了呼吸一样自然。他们或是三五成群地去田埂上追逐打闹,用泥巴捏出各种不成形的玩意儿,或是帮着家里放牛、割草,为家里那点可怜的口粮再添上一份微薄的贡献。他们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这片田地,这几间破屋,还有那些同样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乡亲。
但常遇春不一样。
他健壮,不是那种干瘦的、风吹就倒的孱弱,而是带着一种原始、野性的力量感。他的胳膊,比同龄人粗壮许多,小臂上青筋偶尔会因用力而暴起。他的腿,像田里生长的竹子,虽然不高,却异常结实,充满了爆发力。他跑起来时,总能在村子里同龄的孩子们中跑在最前面,留下气喘吁吁的同伴们远远地望尘莫及。
他倔强,这或许是上天在他身上刻下的另一道印记。这种倔强,并非表现在与人争斗上——他很少主动去招惹别人,因为知道自己的家庭已经无法再承受任何额外的麻烦——而是表现在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当别的孩子在田埂上嬉笑玩闹时,他常常会停下手中的活计,直起有些酸痛的腰背,抬起头,目光越过一片片泛着油光的稻穗,投向那片遥远而模糊的地平线。
那里,有什么呢?
没有人知道。
大人们告诉他,那地平线之外,还是田地,还是村庄,不过是别人的田地,别人的村庄罢了。那里的人,或许比他们过得好些,或许更差些,但终究逃不过一个“穷”字。偶尔,村里会来一些行脚的商人,或者赶路的客商,他们带来的外面世界的零星消息,像投入死水中的石子,会激起常遇春心中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但最终,还是会被那无边的贫困和现实的压力所吞没。
然而,这些并不能阻止常遇春的目光一次次投向远方。他的眼神,不像同龄人那样空洞或麻木,而是充满了探究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渴望。那渴望,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他那颗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田里,悄悄地生根、发芽。他不喜欢这片田地,不喜欢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不喜欢汗水浸透衣背却只能换来勉强果腹的粗粮,不喜欢看到父母那日益憔悴的面容和眼中深藏的忧虑。
他感到不满,一种深植于骨子里的、近乎本能的不满。这种不满,让他常常显得格格不入。当别的孩子围在一起,分享着从家里偷摸拿出来的、少得可怜的零食,或者炫耀着谁家今天多分了一碗米时,常遇春总是默默地站在一旁,或者干脆独自一人走到田埂的尽头,背对着他们,看着远方的天空发呆。
他的沉默,有时会被误解为孤僻,甚至有些“呆傻”。村里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调皮一点的,有时会故意去逗弄他,向他扔石子,或者在他经过时故意绊他一脚。起初,常遇春会怒目而视,那眼神里带着一种野性的凶狠,足以让大多数孩子望而却步。但渐渐地,他也学会了忍耐。他知道,自己惹不起他们,他的家庭更惹不起。每一次的忍耐,都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他的心上,提醒着他自己的弱小和现实的残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