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
秋意,如同一位不动声色的画师,悄然为这辽阔的山河披上了一层斑斓的彩衣。山间的枫叶,最先捕捉到了季节的脉动,它们不再羞怯地泛着浅红,而是鼓足了全部的生命力,燃烧成了一团团炽烈而浓稠的火焰,从墨绿的松柏间挣脱出来,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勾勒出一片片令人心悸的壮丽。风过处,叶片簌簌,如同燃烧的火星四散飞扬,又像是无数只火红的蝴蝶,在空中翩跹起舞,最终温柔地栖落在枯黄的草叶上,或是坚硬的岩石缝隙里,留下点点余温。
常遇春就蜷缩在这样一片被秋色渲染得既凄美又肃杀的山林之中。确切地说,他藏身于河州城外三十里地的一座破败道观里。这座道观早已被岁月和战火遗忘,残破的屋顶塌陷了大半,几根朽木般的梁柱孤零零地支撑着摇摇欲坠的飞檐,仿佛随时都会在下一阵秋风的吹拂下彻底坍圮。墙皮剥落,露出里面斑驳的砖石,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和不知名生物的粪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混合着泥土和朽木的气息,呛得人有些头晕。
这里远离河州城那喧嚣而充满未知的红尘,四周只有寂静的山峦和偶尔传来的几声孤鸦哀鸣。对于此刻的常遇春而言,这份远离人烟的孤寂,却是一种难得的奢侈。逃亡,这两个字如同附骨之疽,紧紧地缠着他,从黑风寨那场血腥的背叛开始,他就踏上了这条没有尽头的路。刀光剑影,血泪交织,昔日称兄道弟的“好兄弟”如今都成了悬赏他头颅的仇人,那份深入骨髓的背叛之痛,至今仍像毒蛇一样,在夜深人静时啃噬着他的心。
这几日,他几乎耗尽了所有精力。白天,他强撑着病躯,远远地观察着河州城的方向;夜晚,他就着微弱的月光,或是那点勉强维持生计的松脂火把,在道观里枯坐,脑海里反复回放着白日里看到的景象。河州,这座地处要冲的古老城池,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北交通的要道,商贾往来的枢纽,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往日里,这里或许车水马龙,喧嚣热闹,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城门,紧闭着,厚重如铁闸,只在特定的时间,由荷枪实弹的士兵小心翼翼地开启,放行那些经过严格盘查的商旅和乡民。城头上,旌旗猎猎,士兵们如临大敌般巡逻,盔甲在夕阳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泽。与往日里那些穿着朝廷制式铠甲、略显懒散的卫所兵不同,这些士兵的装束显得更为精干,旗帜上的图案他也从未见过——那是一种他看不懂的符号,简洁而充满力量感,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种新的秩序和力量。宵禁的梆子声也比以往更加急促和严厉,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偶尔有几个巡逻队,步伐整齐,眼神锐利,如同一把把出鞘的利刃,让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气氛之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常遇春喃喃自语,眉头紧锁。他不是本地人,对河州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只知道这里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历来战事不断。但最近这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感,却让他隐隐觉得,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为了弄清楚状况,他必须冒险。几天前,他瞅准了一个机会,将自己彻底伪装成一个面黄肌瘦、饱经风霜的逃荒乡民,混在一群进城采购粮食的难民中,趁着城门开启的短暂间隙,悄无声息地溜了进去。他不敢走得太远,只是沿着城墙根,或者躲在暗巷里,像一只警惕的狐狸,竖着耳朵,捕捉着任何一丝有用的信息。
今天,他来到了城中心一家看起来最不起眼的小酒馆。这家酒馆门脸破旧,门前的石阶上积着厚厚的灰尘,门口挂着的幌子也歪歪斜斜,仿佛随时都会掉下来。但常遇春知道,越是这种地方,越容易听到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他花了几个铜板,要了一碗最便宜的薄粥和一碟腌萝卜,找了个靠墙的角落坐下,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个对什么都不关心的可怜虫。
酒馆里人不多,气氛也有些沉闷。几个同样看起来像是乡下的汉子围坐在邻桌,一边慢条斯理地吃着东西,一边压低声音,用一种既兴奋又敬畏的语气,小声议论着什么。常遇春假装喝粥,眼睛却警惕地瞟向他们,耳朵则像长了吸盘一样,紧紧吸附在他们的谈话内容上。
“听说了吗?”其中一个看起来像是领头的汉子,用筷子尖戳了戳对面的同伴,神秘兮兮地说,“朱元帅在河州一带打了大胜仗,把元狗打得屁滚尿流,连他们的一个什么‘平章’都给活捉了!”
“真的假的?”被戳的那人吓了一跳,连忙压低声音,凑近了些,“朱元帅?哪个朱元帅?这地界儿,朱姓的将领也不少啊。”
“还能有哪个?”领头的汉子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就是那个在滁州、和州一带拉起队伍的朱元璋啊!听说他这个人,治军严明,从不扰民,而且特别会打仗,手下都是一群不要命的硬骨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