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晨雾像一匹被打湿的素绸,沉甸甸地压在金陵城外的军营上空。潮湿的空气里混杂着草木的青涩、泥土的腥气,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人血和铁锈的冷硬气息。常遇春已经披挂整齐,那身历经百战的铠甲上还残留着昨夜露水的痕迹,在朦胧的天光下泛着一层暗哑的银光。他没有骑马,只是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在营地里巡视,每一步都像踩在人心上,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
这位以勇猛着称的将军,此刻脸上却没有了战场上的那份悍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郁的紧绷。眉头紧锁,形成一道深深的沟壑,仿佛能夹住一片羽毛。他的目光如炬,像鹰隼搜寻猎物一般,扫过每一个角落——歪斜的营帐、散落的兵器、随意丢弃的炊具,还有那些蜷缩在角落、睡姿邋遢的士兵。每看到一处不合规制的地方,他眼神里的寒意就更重一分,连周遭的雾气似乎都因此凝结得更浓了些。
“将军,您起得真早。”一个略带惺忪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副将李文忠打着哈欠,揉着眼睛走来,身上的甲胄都没系紧,松松垮垮地挂着。他显然还没完全清醒,脚步都有些虚浮,直到看清常遇春那张冷若冰霜的脸,尤其是那道直射过来的凌厉眼神,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瞬间刺穿了他的睡意。李文忠一个激灵,猛地挺直了腰板,手忙脚乱地系紧甲胄的带子,刚才还迷蒙的眼睛一下子变得清明,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皇上昨日的训示,你忘了?”常遇春没有回头,声音低沉而有力,像两块石头在沉闷地碰撞,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不得扰民,不得抢掠,这是铁律!”每个字都咬得很重,仿佛要在空气里刻下印记。
李文忠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昨日朝堂上的那番惊心动魄。朱元璋那雷霆之怒,至今想起来还让他心有余悸。龙椅上的那位布衣天子,平日里虽也有威严,却极少如此动怒。起因是几个不长眼的士兵,竟趁着夜色在城外的村落里抢掠百姓财物,不仅抢走了农户积攒了半年的粟米,还打碎了人家吃饭的陶罐,甚至有个愣头青,见一个农妇头上插着支银簪子,竟直接伸手去拔,拉扯间把人推倒在地,磕破了额头。这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龙颜大怒。朝堂之上,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案,那上好的紫檀木案几仿佛都震颤了三分,他指着底下的将领们,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朕等揭竿而起,为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天下百姓不再受暴元的欺凌!如今元兵未除,你们倒先学起那些豺狼虎豹的行径,去祸害自己的同胞!这样的军队,和元兵有何异?留着何用!”
当时,整个朝堂鸦雀无声,连掉根针都能听见。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直视皇帝那双喷火的眼睛。朱元璋喘了口气,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常遇春身上,语气稍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常遇春,你是军中主将,此事你难辞其咎。朕命你,即刻整顿军纪!凡有扰民抢掠者,格杀勿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那几个肇事的士兵,当天下午就在军营外的空地上被斩了首。鲜血染红了那片土地,也像一盆冰水,浇在了所有将士的心头。只是,这股寒意,是否能真正冻住某些人骨子里的贪婪,李文忠心里却没底。此刻被常遇春一提,他额头上瞬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连忙躬身道:“末将不敢忘,末将这就去各营巡查,再申军纪!”
常遇春这才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李文忠身上,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见他神色确实是敬畏,才微微颔首:“去吧。记住,我们脚下的土地,将来要成为大明的疆土;这里的百姓,将来要成为大明的子民。若连自己的子民都护不住,还算什么军人?”
李文忠用力点头,转身快步离去,脚步比来时沉稳了许多。
常遇春继续往前走,晨雾在他身边缓缓流动,像在无声地伴行。他看到一个年轻的士兵正蹲在地上,用一块破布擦拭着手中的长枪,枪杆上的木纹被擦拭得发亮。见将军过来,士兵连忙站起身,挺直了腰板,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却更多的是恭敬。常遇春停下脚步,看了看那杆枪,又看了看士兵冻得发红的耳朵,声音缓和了些:“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擦得不错。只是天凉了,记得把耳朵护住,别冻坏了,影响了握枪的力气。”
士兵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将军会说这样的话,随即脸上露出感激的神色,用力点头:“谢将军关心!末将记住了!”
常遇春微微点头,继续前行。他知道,军纪的整顿,不能只靠严厉的惩罚,更要让士兵们明白为何而战,为何要守纪律。他们大多是穷苦人家出身,被逼无奈才投了军,心里都揣着对安稳日子的渴望。只要让他们明白,遵守军纪,保护百姓,才能换来他们想要的安稳,才能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他们自然会收敛那些不良的习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