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龙湾的硝烟还未散尽,那股混杂着硫磺、血腥与焦土的气息,仍像无形的网,缠绕在常遇春的鼻尖。长江浊浪拍岸,涛声里仿佛还裹挟着数万亡魂的哀嚎——就在半个月前,这里刚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陈友谅的巨舰残骸在江水中浮沉,被暗流卷向不知名的角落,却卷不走江底沉淀的血色,更抹不去常遇春心头那股滚烫的战意在。
中军大帐的烛火摇曳,映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案几上的酒盏还盛着庆功的烈酒,琥珀色的酒液里晃荡着“十万大军覆灭”的赫赫威名,可他只是瞥了一眼,便将目光投向了墙上悬挂的舆图。指尖划过长江下游那片蜿蜒的水域,最终落在浙西那片密密麻麻标注着“张”字的区域,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将军,龙湾大捷,您当歇息几日才是。”亲卫队长赵勇端着刚沏好的浓茶进来,见他仍对着舆图出神,忍不住低声劝道。这员跟随他多年的老兵,袖口还沾着未洗尽的血渍,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疲惫,却更藏着对主将的心疼。
常遇春转过头,眸子里没有半分庆功宴上的醺然,只有比寒铁更冷的清醒。他接过茶盏,滚烫的温度透过粗瓷传到掌心,却暖不透他眼底的锐利。“歇息?”他低笑一声,声音里带着沙场磨砺出的沙哑,“陈友谅虽退,张士诚在浙西虎视眈眈。主公的令旗已指向东方,我辈将士,哪有歇脚的道理?”
赵勇看着他鬓角新添的几缕白发,喉结动了动,终究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他知道,自家将军的性子,就像拉满的弓弦,不到箭矢命中靶心,绝不会有半分松懈。
三日前,朱元璋的信使快马加鞭送来东征令。信上朱笔所书的“东取浙西,直捣平江”八个字,此刻仿佛还在常遇春眼前发烫。龙湾一战,犹如一柄巨斧劈开了元朝在江南的防线,而他,便是那执斧之人。可他比谁都清楚,劈开一道裂缝远远不够——真正的战争,是要将整个江南的版图,都纳入主公的宏图之中。
“传我将令,明日卯时拔营。”常遇春将茶盏重重顿在案上,茶沫溅起又落下,“令各部清点粮草军械,伤兵留驻龙湾休整,其余人等随我东征。”
“是!”赵勇抱拳应下,转身时瞥见案几旁堆着的甲胄。那副历经百战的铁甲上,数道深可见骨的划痕还清晰可辨,最显眼的是护心镜上那个凹陷——那是龙湾之战中,一支流矢留下的印记。他知道,这副甲胄陪着将军从滁州打到采石矶,从九华山杀到龙湾,每一道伤痕里,都裹着一场生死搏杀。
次日天未亮,营地已响起整齐的脚步声。常遇春披挂上马,抬头望了一眼微亮的天色,东方启明星正闪烁着清冷的光。他勒转马头,对着列队整齐的将士们扬声道:“弟兄们,龙湾的血还没干,张士诚的粮仓就在浙西等着咱们!此去东征,只许进,不许退!”
“只许进,不许退!”三万将士齐声呐喊,声浪冲破晨雾,惊起林间宿鸟。阳光刺破云层,照在他们身上的甲胄上,反射出一片金红色的光,仿佛将整个军队都镀上了一层不灭的火焰。
这支被称为“常家军”的队伍,早已不是当年那支只凭血气之勇冲锋的乌合之众。龙湾一战的洗礼,像烈火淬炼精钢,让他们脱胎换骨。常遇春策马行在队伍最前方,看着身边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的脸,忽然想起五年前初遇这些弟兄的场景——那时他们大多是吃不饱饭的流民,握着锄头的手连刀都握不稳,可如今,他们眼神里的坚毅,比身上的铁甲更坚硬。
大军一路向东,日行百里。常遇春的行军布阵,快得让人措手不及。他从不按常理出牌,往往敌军还在调兵遣将时,他的前锋已如神兵天降,捣毁对方的粮草营。有老将军私下议论,说常遇春打仗像疯狗,逮着机会就死咬不放。可只有常家军的将士知道,将军的每一次急行军,每一次奇袭,背后都是彻夜不眠的推演——他帐中的烛火,常常亮到天明。
这日午后,大军抵达长兴城外三十里处。斥候来报,说长兴城高池深,守将李伯升是张士诚麾下老将,不仅手下有三万精兵,城中粮草更是足以支撑半年。
“将军,长兴是张士诚西进的门户,硬攻怕是讨不到好。”副将冯胜指着舆图分析道,他手指点在长兴城四周的山峦上,“此处地势险要,城墙皆是青石铸就,咱们的攻城器械怕是难以奏效。依末将看,不如先围城,断其外援,等他们粮尽自溃。”
帐中几位将领纷纷点头附和。冯胜说得在理,长兴城就像一块烧红的烙铁,贸然伸手去抓,只会烫伤自己。
常遇春却没说话,他俯身盯着舆图上长兴城外那条蜿蜒的河道,指尖沿着河道的走向缓缓滑动。那是一条连接太湖的支流,水流湍急,绕着长兴城的西北角而过。他忽然想起昨日俘虏的一个张士诚小兵说的话——李伯升最是贪财,军中上下都知道他在府库里藏了金山银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