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夜风如刀,卷着塞外的寒气掠过军营。常遇春站在帅帐中央,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铺满军事地图的案几上。那张羊皮纸上,朱笔勾勒的敌我态势如同一张巨大的蛛网,而他,就是那只被困在中央的猎物。
不辱使命,决战必胜。八个字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墨迹未干。常遇春放下狼毫笔,指节因常年握剑而泛着青白。他走到帐门处,掀开兽皮帘子,望着满天星斗。那些星辰闪烁不定,就像此刻大明王朝的命运——东征在即,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而这场战役的结果,将决定无数人的生死存亡。
突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铁甲碰撞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亲兵慌慌张张地冲进来,头盔歪斜,脸上带着惊恐:元帅,不好了!前方斥候回报,敌军已经派出精锐骑兵,正向我军侧翼包抄而来!
常遇春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迅速转身,大步走向案几,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传令下去,让左翼陈将军率三千精兵死守隘口,右翼李将军带两千骑兵迂回敌后,其余各部按原计划行事!
亲兵领命而去,帐内重归寂静。常遇春长长吐出一口气,那股子紧绷的神经稍稍松懈下来。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香气从怀中飘出——那是蓝月前日送他的香囊,里面装着晒干的茉莉花瓣。
铁血与柔情,仿佛是常遇春生命中并行的两条河流。在金戈铁马的沙场之外,他那颗被战火淬炼得坚硬如铁的心,也悄然泛起了一丝涟漪。
那是在一个月前,他巡视新收复的应天府。城中的百姓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街道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常遇春换上一身普通布衣,只带了两名亲随,想看看百姓的真实生活。他们穿过繁华的主街,拐进一条清幽的小巷。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两侧的白墙黛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就在小巷尽头,一阵悠扬的琴声随风飘来。那琴声,不似宫中雅乐那般庄重,也不似市井小调那般轻浮,它清越、空灵,仿佛能洗去人一身的疲惫和尘埃。常遇春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循声而去。
琴声来自一座小小的院落。院门虚掩,斑驳的木门上挂着一只铜铃,随风轻摆发出清脆的声响。常遇春示意亲随在门外等候,自己轻轻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屏住了呼吸——院中一棵梧桐树亭亭如盖,树下铺着一张竹席,一位身着素色衣裙的女子正端坐其上,纤纤玉指在琴弦上轻拢慢捻。
她约莫二十出头,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挽起,几缕发丝垂在颈边。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她神情专注,眉目如画,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她的琴。
常遇春站在门口,一时间竟忘了移步。琴声戛然而止,女子抬起头,看到站在门口的常遇春,并未惊慌,只是淡淡地问道:将军是迷路了吗?
她的声音如同她的琴声一般清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常遇春这才回过神,他有些局促,这还是第一次,在一个女子面前感到如此的不自在。他拱手道:在下常遇春,闻琴声而来,多有打扰,姑娘见谅。
女子站起身,回了一礼:小女子蓝月,见过常元帅。将军威名,蓝月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将军的耳力也如此之好。
常遇春这才仔细打量眼前这位女子。她身形纤细,脸色略显苍白,但那双眼睛却格外明亮,仿佛盛满了星光。他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可是大将蓝玉的妹妹?
蓝月微微点头:家兄因战功被调往他处,便将小妹安置在这座清静的城里调养。她顿了顿,又道:将军若不嫌弃,不如进院一坐?
常遇春本想就此告辞,但不知为何,那句不嫌弃让他心中一动。他点点头,跟着蓝月走进院子。院中布置得极为雅致,一角种着几株兰花,另一角则摆着一套石桌石凳。蓝月请他在石凳上坐下,自己则去沏茶。
这是家兄从福建带来的武夷岩茶,将军尝尝。蓝月将茶盏推到他面前,茶香袅袅升起,沁人心脾。
常遇春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茶汤入口微苦,随即回甘,正如他这半生的戎马生涯。他放下茶盏,忽然问道:姑娘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
是一首古曲《广陵散》,蓝月回答,据说此曲原是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后来嵇康临刑前弹奏此曲,从此失传。我这是根据古籍记载重新谱的,可能不尽准确。
常遇春惊讶地看着她:姑娘竟懂音律?
略知皮毛而已。蓝月谦虚道,家兄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我总觉得,人生在世,总该有些自己的追求。
这句话让常遇春心中一动。他见过太多闺阁女子,要么娇纵任性,要么循规蹈矩,像蓝月这样有自己见解的,还是头一次遇到。两人从琴音聊到战事,从诗词谈到民生。常遇春发现,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心中却有着一番不输男儿的见识和格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