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应天府的晨光刚刺破云层,城西校场的号角声已如惊雷般滚过街巷。青石板路上,甲胄碰撞的脆响、马蹄踏地的闷响、兵器拖拽的蹭响交织成一片,连巷尾卖胡辣汤的老汉都攥紧了汤勺——谁都知道,这是大军出征的动静,而且是要去打那江南的“盐枭皇帝”张士诚。
校场之内早已是人山人海,却静得只有旌旗猎猎作响。五万大军列成方阵,玄甲映着朝阳,亮得晃眼;长枪斜指天空,密密麻麻如一片钢铁森林;战鼓就摆在方阵两侧,鼓手们赤着上身,腰间缠着红绸,双手攥着鼓槌,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只等一声令下便要敲破天。
常遇春就坐在最前排的“踏雪乌骓”上,这马是去年北征时从元军将领手里夺来的,通身黑亮,唯有四蹄雪白,此刻正不安地刨着地面,鼻息间喷着白气,像是也急着要上战场。他身披一副“柳叶鱼鳞甲”,甲片用乌金打造,边缘镀了层银,阳光一照,竟泛着冷冽的光;肩甲上嵌着两尊虎头,虎目用红宝石镶嵌,怒视前方;腰间挂着一柄“青虹剑”,剑鞘上缠满了防滑的黑绳,那是他常年握剑磨出来的习惯——哪怕是坐着,他的手也始终按在剑柄上,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剑鞘上的纹路。
他身旁的徐达则是另一番模样。徐达穿的是轻便些的“山文甲”,颜色偏暗,不似常遇春那般张扬;胯下的马是匹枣红色的“赤兔”,性子温顺,正安静地甩着尾巴。徐达手里握着一卷地图,时不时低头看一眼,又抬头望向东方,眉头微蹙——他素来心思细,不像常遇春那般只管往前冲,总想着行军路上的粮草、天气,还有常州城那道据说能挡得住火炮的城墙。
“老徐,别皱着眉了,”常遇春偏过头,声音带着几分爽朗,“不就是个吕珍吗?去年咱们连王保保都打赢了,还怕他一个守城门的?”
徐达抬眼,无奈地笑了笑:“你啊,还是这急脾气。吕珍早年跟着张士诚贩盐,在海上跟倭寇打过仗,守城最是有一套。常州又是张士诚的西大门,城高池深,咱们五万大军看着多,真要硬攻,怕是要折损不少弟兄。”
常遇春刚要反驳,就听见校场入口传来一阵马蹄声——是朱元璋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了过去。朱元璋骑着一匹“黄骠马”,身穿明黄色的龙袍,外面罩了件黑色的披风,披风被风吹得向后展开,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他身后跟着李善长、刘基等文臣,还有几个锦衣卫,个个面色严肃。
点将台早已搭好,是用十几根楠木架起来的高台,上面铺着红色的地毯,正中央摆着一张案几,案上放着令旗、印信和一卷圣旨。朱元璋一步步走上台,步伐不快,却每一步都踩得很稳,像是在给底下的将士们吃定心丸。
等他站定,校场里瞬间鸦雀无声,连风都似的停了。朱元璋目光扫过下方,从最前排的常遇春、徐达,到后排那些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小兵,每一张脸他都看得仔细——这些人,都是跟着他从濠州打出来的,有的没了爹,有的没了娘,都是想跟着他讨个太平日子。
“将士们!”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顺着风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张士诚在江南占了富庶之地,却不思为民办事,反倒学那元人苛捐杂税,把百姓的粮食抢去酿酒,把百姓的女儿抢去做妾!去年冬天,苏州城里饿死的人堆成了山,他却在府里大摆宴席,喝得酩酊大醉!”
说到这里,他猛地提高了声音,拳头重重砸在案几上,震得案上的令旗都晃了晃:“这样的奸贼,该不该打?”
“该!”底下的将士们齐声怒吼,声音像炸雷一样,震得高台上的灯笼都在晃。
“好!”朱元璋点点头,目光落在常遇春身上,“今日,朕命常遇春为主帅,徐达为副帅,率五万大军东征!你们要记住,咱们不是去抢地盘,是去救江南的百姓!是去替天行道!”
他从案上拿起一面黑色的令旗,高高举起:“朕在应天府等着你们,等你们把张士诚的头砍下来,朕亲自给你们庆功!”
“杀!杀!杀!”五万大军的怒吼声直冲云霄,连远处的城墙都似的在微微颤抖。有的小兵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握着长枪的手更紧了;有的老兵则挺直了腰板,想起了家乡被元军糟蹋的田地,心里的火气更旺了。
常遇春“唰”地抽出腰间的青虹剑,剑锋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直指东方:“全军听令!目标,常州!出发!”
“驾!”他双腿一夹马腹,踏雪乌骓长嘶一声,率先冲了出去。身后的玄甲军紧随其后,黑色的甲胄连成一片,像一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地开出校场。徐达则带着后续部队,有条不紊地跟上,时不时回头看看,确保没有士兵掉队。
大军出城后,沿着官道向东行进。官道两旁的田地早已荒芜,有的地方还能看到烧毁的房屋残骸,那是去年元军路过时留下的。偶尔有几个逃难的百姓,看到大军过来,先是吓得躲在树后,后来认出是明军的旗帜,才敢慢慢走出来,有的还捧着家里仅有的粗粮,要送给将士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