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江南的暮春,总带着一股子黏腻的潮气,像是美人未干的泪痕,挂在青瓦白墙的檐角,也渗进每一寸空气里。对于驻扎在应天府外大营的将士们而言,这股湿气比北方的寒风更难熬,它钻进甲胄的缝隙,黏在皮肤上,让汗水都带着一股子挥之不去的霉味。
常遇春正赤着上身,在营中的一片空地上与他的亲兵摔跤。他身材魁梧如山,肌肉虬结,每一块都像是用铁水浇筑而成,在昏黄的日光下泛着古铜色的光泽。那亲兵也是个壮硕的汉子,但在他手中,却如同一只被老鹰钳住的兔子,无论怎么挣扎,都脱不开那双铁钳般的大手。
“将军!将军!”
一声急促的呼喊划破了营地的喧嚣。一名传令兵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惶与激动,以至于连平日的军礼都忘了。
常遇春眉头一皱,手腕一抖,那亲兵便“噗通”一声摔了个结实。他随手抓起搭在兵器架上的布巾,慢条斯理地擦着脸上的汗珠,声音里带着一丝被扰了兴致的沙哑:“何事惊慌?天塌下来了?”
“不……不是天塌了!”传令兵喘着粗气,指着营门的方向,“是……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驾到!”
“什么?”
常遇春擦汗的动作猛地一顿。整个营场,仿佛在这一瞬间被按下了暂停键。操练的士兵停下了手中的长枪,擦拭兵刃的士卒抬起了头,就连远处马厩里的战马,似乎都感受到了这股不同寻常的气氛,不安地刨着蹄子。
太子?
这个词在常遇春的脑海里炸开。他一生戎马,见过的人比许多人吃过的盐都多。从濠州城里的泥腿子,到应天府里的九五之尊,他见过形形色色的王侯将相。但太子,这位被皇帝陛下视若性命、倾尽心血培养的未来君主,他还是第一次在军营中得见。
一股莫名的情绪,混杂着敬畏、好奇,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紧张,悄然涌上心头。他,常遇春,十万人的统帅,被朱元璋亲口赞为“天下奇男子”的猛将,竟在听到“太子”二字时,心脏漏跳了一拍。
“快!更衣!列队!”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洪亮如钟,瞬间驱散了营中的呆滞。
亲兵们手忙脚乱地为他取来那身沉重的锁子甲,一件件穿上,束紧,再披上那件绣着猛虎图腾的红色战袍。当他将那顶镔铁头盔戴在头上时,整个人的气场陡然一变。方才那个与亲兵嬉戏的粗豪汉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常十万”,大明军中那面永不倒下的战旗。
他大步流星地走向营门,身后是迅速集结、列队整齐的数千将士,甲叶碰撞,发出清脆而肃杀的声响,汇成一股钢铁的洪流。
营门口,一队人马静静伫立。为首的,是一个身着明黄色太子常服的年轻人。那黄色,是这世间最尊贵的颜色,在江南灰蒙蒙的天色下,竟如同一轮小太阳,瞬间点亮了所有人的眼眸。
常遇春的目光,牢牢地锁在了那张脸上。
那是一张温润如玉的脸庞,眉眼间与朱元璋有着七分的神似,同样高挺的鼻梁,同样深邃的眼窝。但那相似之中,又有着天壤之别。朱元璋的眼中,是淬过火的刀锋,是阅尽人间沧桑的冷酷与决绝,仿佛能洞穿人心,让人不寒而栗。而眼前这位太子的眼中,却是一片澄澈的湖光,温润、平和,带着与生俱来的仁厚与悲悯。他少了父亲那三分令人胆寒的杀伐之气,却多了七分能让冰雪消融的暖意。
他就像一块被精心雕琢过的暖玉,与朱元璋那块从山野中劈出的、棱角分明的顽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臣,常遇春,参见太子殿下!”
在距离那人还有十步之遥时,常遇春单膝跪地,右手握拳,重重地捶在自己的胸甲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这个动作,他做过无数次,对朱元璋,对徐达,对任何他尊敬的上级。但这一次,他的声音里,竟有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局促。
“常将军快快请起。”
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如春风拂过琴弦。朱标快步上前,竟不顾君臣之别,亲手将他扶起。他的手很温暖,带着一股书卷的清香,与常遇春那双布满老茧、仿佛能捏碎钢铁的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先生是父皇的肱股之臣,也是我大明的长城,万万不可行此大礼。”朱标的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那笑容里没有丝毫的虚伪与客套。
常遇春心中微微一动。
他注意到,朱标称呼他为“先生”,而非“将军”。
“将军”,是官职,是身份,是冰冷的等级。而“先生”,却是师长,是榜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与倚重。这一声称呼,瞬间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让常遇春对这位年轻的太子,生出了几分好感。
“殿下谬赞了,臣愧不敢当。”常遇春站起身,身形如松,气势依旧迫人,但眼神中的锐气却收敛了许多。
朱标此次前来,明面上是奉了朱元璋之命,巡视南方军备,犒劳三军。但他心中,却藏着一个更重要的目的。从小,他就听着父亲讲述那些金戈铁马的故事。徐达的沉稳,李文忠的勇锐,以及……常遇春的神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