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内阁值房内,大学士吴宗达捻着胡须,看似无意地对前来请示公务的户部一名郎中叹道:“张家口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边市骤停,商旅断绝,宣大两地今年的税课、尤其是盐课、茶课,恐怕要大受影响啊。
国库本就空虚,若此地财源再断,各地剿饷、辽饷何以为继?尔部堂官员,当心中有数,早做筹划才是。”
吴宗达又在与一位即将外放山西担任巡按御史的门生话别时,语重心长地叮嘱:“地方为政,首在安民。然‘安’字有多解。
巨奸大恶自当铲除,然亦不可因一事而废全局,致士农工商皆惶惶不安,断了生计。
此番北去,当体察此中分寸,既要协查案件,亦需抚慰地方,稳定人心,方为老成谋国之策。”
这些话语,没有一句明确指示要阻挠办案,甚至表面上都在强调“协查”和“为国筹划”。
但其核心传递的信息却再清晰不过:强调案件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暗示需要“稳定”,提醒地方官注意“分寸”。
对于官场老手而言,这已是足够的“示意”。
吴宗达的“忧国忧民”之叹,很快通过不同的渠道,渗透到了山西、宣府等地的地方官员耳中。
这些官员,许多本就与当地商业利益千丝万缕,即便自身清白,也担心“肃贪”扩大化波及自身,或影响自己的政绩考核(税课完成情况)。
如今得了阁老这般“体恤下情”的暗示,立刻心领神会。
于是,各种“软抵抗”悄然出现:
宣府巡抚在接到兵部及北镇抚司要求其配合稳定军心、保障新任将领顺利接手的公文后,回复的咨文写得极其漂亮,满口“遵旨”、“竭力”。
但在实际行动上,却以“需详细核查军中情绪”、“避免激化矛盾”为由,对新旧将领交接、人员调配等具体事务能拖就拖,变相延缓了新任将领掌控局面的速度。
山西布政使司负责审计地方账目、追查与晋商有非法往来官员的机构,突然变得“效率低下”起来。
各种账册调阅缓慢,相关人员“恰好”出差或病休,回复北镇抚司或周墨林的协查请求时,公文往来极其繁琐,字斟句酌,处处强调“程序”、“规章”,实则是在设置 障碍(官僚主义障碍)。
张家口本地的一些下层官吏,原本已被锦衣卫震慑,开始配合调查。
但察觉到上官态度微妙变化后,又立刻变得犹豫观望起来,提供线索时吞吞吐吐,甚至暗中向那些已被查封但尚未完全清算的商号产业传递消息。
千户周墨林在张家口感受到了明显的阻力变化。
之前是赤裸裸的威胁和对抗,现在则变成了一张无处不在的、柔韧而粘稠的网。
有时需要调阅某份地方衙门的档案,被告知需要某位佥事画押,而那位佥事偏偏“下乡巡查”了;
或需要地方差役协助控制某处房产,差役们嘴上答应,行动却慢如蜗牛;
甚至筹集办案人员所需的粮草补给,也变得不如之前顺畅。
“大人,这帮蠹虫!分明是故意刁难!”手下番子气愤地回报。
周墨林面色阴沉,他久历官场,深知这种来自体系内部的、合规合法的拖延和消极,有时比明刀明枪更难对付。这必然是北京城里的风吹到了地方。
……
陆铮通过周墨林和“听风”的其他渠道,迅速掌握了地方官员态度的微妙转变以及其背后的根源——吴宗达那“不经意”的示意。
陆铮眼中寒光一闪。这种藏在冠冕堂皇理由下的暗箭,他见识过太多。
“想用拖字诀和官僚手段来搅浑水?做梦。”陆铮冷声自语。
陆铮立刻以密奏形式,向皇帝禀报:“…查宣大等地官员,于配合查案一事,近来多有推诿拖沓之举,或以程序繁琐延宕,或以稳定为名掣肘。
臣恐其心存观望,甚至受人示意,欲拖延案件,以待转机。边镇事宜,贵在神速,岂容如此延搁?
若因此生变,则前功尽弃!恳请陛下严旨申饬相关官员,限期办结协查事项,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这封奏疏直接将地方官的消极行为定性为“可能受人示意”、“拖延案件”,并再次强调了边防安全的紧迫性,直戳皇帝最敏感的神经。
陆铮再授予周墨林更大的临机专断之权:“若地方衙门再有不配合,可视情况,凭王命旗牌,直接调用当地锦衣卫力士及可信军兵执行公务,无需事事经由地方官府!
所需钱粮,若地方拖延,可先由抄没之逆产中支取,事后报备!” 这相当于赋予了周墨林在地方行政体系之外另起炉灶的权力。
并安排指示负责审计的团队,刻意放缓了对与地方官府往来账目的核查速度,却加大了对那些已查实涉案商号资产的清算和变卖力度。
将部分易于变现的货物、房产迅速处理,所得银钱,一部分公开登记入库,另一部分则作为特别经费,用于奖励积极提供线索的民间人士、安抚配合办案的中下层军官、甚至直接补贴因边市暂停而生计受影响的贫苦脚夫、货栈伙计。
这一手,既展示了办案的“成果”,缓解了部分社会矛盾,也实际上削弱了地方官府以“影响民生”为借口发难的基础。
陆铮最后让“听风”将地方官员消极应付、甚至可能与涉案人员有隐秘来往的某些蛛丝马迹(未必是铁证,但足以让人心惊),通过某种“不经意”的方式,透露给那些官员本人或其政敌。
这是一种无声的警告:不要玩火,我知道你在做什么!
……
陆铮的组合拳很快奏效。
皇帝的严旨申饬很快下发到宣大、山西地方官员头上,语气极其严厉,让那些试图骑墙的官员惊出一身冷汗,态度立刻变得“积极”起来。
周墨林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经费,办案效率显着提升,不再受制于地方衙门的官僚作风。
而陆铮的经济和情报手段,则进一步分化了地方势力,让许多人意识到,配合厂卫或许能得些实惠,而阳奉阴违则可能引火烧身。
吴宗达试图织起的那张无形的网,在陆铮更加强势、精准且拥有皇权背书的反击面前,被撕开了一道道口子。
他虽然仍能在阁议中设置一些障碍,但再也难以有效地通过地方行政体系来阻碍案件的实质推进。
……
喜欢大明卫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