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这一刻,陆铮真正意义上掌握了北京城的武力核心之一。
陆铮雷厉风行,借助周墨林和北镇抚司的力量,迅速接管了京营防务,以“肃清逆党同谋”为名。
将一批与曹化淳、成安伯府过往甚密的将领停职审查,换上了相对可靠的中下层军官。
同时,十七千户所的锦衣卫如同高效的触手,深入京营各个角落,监控军心,镇压任何可能的异动。
北京城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街道上巡逻的兵士数量倍增,但秩序却在一种铁腕控制下得以维持。
然而,陆铮和周墨林都清楚,捣毁一个西山皇庄,抓住一个世子,逼死一个太监,远未到庆功之时。
御马监太监的死,太过“及时”,像是又一次断尾。
“京中大乱”的预言依旧悬在头顶。
那神秘的“石翁”依旧不知所踪。
而陕西的李自成、辽东的皇太极,仍是帝国心腹大患。
周墨林在整理从成安伯府搜出的书信时,发现其中一些密信使用了与当初“密码案”中相似的暗语写法,虽经涂抹,但依稀能辨出“漕运新路”、“陕边客商”等字样。
“大人,”周墨林将发现禀报陆铮,“逆党的财路和物资渠道,似乎并未完全断绝。他们在寻找新的途径,可能…转向了西北方向。”
陆铮站在皇城地图前,目光深沉。他打掉了对手在京畿的核心阴谋,却远未斩断其所有的触手。
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如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正在暗中调整策略,或许正试图与流寇或关外势力建立新的联系。
“知道了。”陆铮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稳住京畿是第一要务。至于西北…看来,是时候提醒一下洪承畴和孙传庭,要他们留意军中的‘耗子’和境外的‘商队’了。”
……
京畿的惊雷渐渐平息,西山皇庄的火炮被拖入京营武库严加看管,成安伯世子下了诏狱,御马监提督太监曹化淳的“自尽”给了各方一个体面却又令人疑窦丛生的交代。
朝堂之上,一时间万马齐喑,无论是真心惶惑还是暗自庆幸,都暂时收敛了爪牙。
崇祯皇帝经历此番惊变,对陆铮的倚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仅京营整顿事宜全权交由陆铮督办,甚至特许他随时入宫面圣,参与机要。
一时间,陆铮权倾朝野,锦衣卫的缇骑身影遍布京师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陆铮与刚刚升任北镇抚司镇抚使的周墨林,却并无多少喜色。
他们深知,斩断的不过是探出地面的毒藤,深埋地下的根茎仍在蔓延。
“大人,”周墨林将一份整理好的卷宗呈给陆铮,面色凝重,“这是从成安伯府密室暗格中搜出的书信,虽经涂改销毁,但经过药水显影,仍可辨出部分内容。
其中多次提及‘陕边’、‘榆林’、‘宁夏’等地,且有‘新渠已成,货通南北’之语。”
陆铮的目光扫过那些模糊的字迹,手指在“榆林”二字上重重一敲:“榆林镇…九边重镇之一。
他们果然将手伸向了西北。是想重走晋商老路,与关外互通有无?还是…另有所图?”
周墨林低声道:“卑职已查阅近期的边关塘报。陕西流寇虽暂受挫,但并未根除,且各地灾荒更甚,流民日众。
此时若有人暗中向边镇输送违禁物资,或与流寇勾结,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兵部存档显示,榆林镇副总兵一职空缺已有半年,各方举荐人选争执不下…”
一个边镇副将的职位,足以影响一地军务,若被阴谋集团掌控,便可为其西北行动大开方便之门。
陆铮瞬间明白了对手的战略转移——在京畿受挫后,他们正试图利用朝廷专注剿寇、边镇人事更迭的时机。
悄然渗透西北,开辟新的财源和通道,甚至可能借流寇或边患来牵制朝廷精力。
“绝不能让其得逞。”陆铮声音冷冽,“陛下如今对边镇人事极为敏感,尤其是涉及军械粮饷。此事,需得让陛下知晓,但又不能打草惊蛇。”
陆铮沉吟片刻,道:“两份奏疏。第一份,你以整顿京营军务、需核查各地武备为名,行文兵部,调阅榆林、宁夏等镇近年来的军械损耗、补充记录,特别是火器项下。
第二份,我亲自来写,向陛下密奏,直言逆党残余可能觊觎西北边镇,提请陛下留意近期边镇人事任命,尤其是副总兵、兵备道等职,需选忠贞可靠之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公开的行文是敲山震虎,暗中观察兵部乃至边镇的反应;密奏则是给皇帝提个醒,为后续可能的人事干预埋下伏笔。
“卑职明白!”周墨林领命,旋即又道:“还有一事。诏狱里那几个从天津押回的红毛匠人,经过通译反复讯问,交代出一个情况。
他们并非自愿前来,乃是在澳门被一伙自称‘大明官商’的人重金诱骗乃至绑架而来。
途中,曾听押送者提及,不止他们一拨人,此前已有几位‘老师傅’被送往他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卫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