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魏国公府与徐允爵府邸的抄没清册,最终由林汝元亲自审定,以八百里加急直送北京。
当那卷沉重的黄绫奏疏在文华殿展开时,纵然是早有心理准备的陆铮与阁臣,也被那确切的数字撼动了心神:
查抄确数:金银贵金属: 金锭、金器、金叶共计十八万五千两;
各类成色官银、银锭、银器折银九百七十万两;永乐通宝等前朝铜钱巨万,折银约十五万两。
珠宝珍玩: 各色宝石、珍珠、玉器、珊瑚、犀角、象牙等,经金陵、苏州两地七位顶尖朝奉会同估价,折银二百九十五万两。(此部分估价最为保守,实际价值难以估量)
田产地契: 经初步清丈核实,分布于南直隶、浙江等处上等水田、桑田、湖荡三十八万七千六百余亩;山林、柴山十一万二千亩。
店铺实业: 绸缎庄一百七十六间,盐铺八十五间,粮行一百零三间,当铺四十二间,客栈酒肆二百一十一间。
各类工场(丝织、印染、造纸等)五十七处,大小货船、漕船三百余艘,其余各类商号六百零二间,总计一千二百七十六处产业。
宅邸园林: 金陵二十四处,苏州三十三处,扬州十九处,杭州、松江等地十五处,总计九十一处。
仅魏国公府在金陵的园邸,占地便达四百余亩,内中亭台楼阁、奇花异草不计其数。
总计折银: 即便按最保守的估算,此次查抄所得浮财(金银珠宝)便高达一千二百八十万两!这尚未计入那近四十万亩良田(估值至少数百万两)以及遍布江南、难以精确估值的上千处店铺、宅院。
这笔泼天的财富,为大明朝近乎枯竭的财政,注入了一股汹涌的活水。
手握巨资与权柄,林汝元在江南的施政,进入了精雕细琢的阶段。他深知,唯有让新政的益处渗透至细枝末节,方能真正收服人心,稳固根基。
苏州府(知府孙铭):
清丈定赋: 孙铭亲自主持,以府衙新任户房书吏(多为育才官舍出身者)为骨干,抽调各县干练胥吏,组成二十个清丈小队,携带新造的标准弓尺,分赴各乡。
每至一村,必先张榜公示,召集乡老、保甲现场监督勘测。对于以往“诡寄”、“飞洒”的重灾区,孙铭甚至微服私访,核实情况。
至当年秋税时,苏州府新增在册纳税田亩十一万三千亩,田赋收入预期增加三成,且因取消了大部分苛捐杂税和胥吏层层加码,普通农户的实际负担反而有所减轻。
平抑物价: 利用抄没的部分粮行,设立“官仓平粜处”,在青黄不接或粮价波动时,以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粮食,打压奸商囤积居奇。
同时,严厉查处了几起哄抬布匹、食盐价格的事件,市场秩序为之一肃。
兴修水利: 拨付专款五万两,征募民工,以工代赈,重点疏通了苏州城周边淤塞严重的几条主干河道,受益农田数万亩。
此举不仅利于灌溉排涝,更在民间赢得了“林青天”、“孙青天”的广泛赞誉。
松江府(海防同知赵德柱):
市舶新规落地: 赵德柱颁布《松江市舶司抽分则例新编》,大幅简化报关手续,将以往名目繁多的“常例”、“规礼”合并为明确的进出口关税,税率更为合理透明。
同时,在港口设立“客商服务所”,为外来海商提供通译、仓储、纠纷调解等服务。
整顿港口: 他强力取缔了以往把持码头的几个“脚行”,招募本地老实可靠的青壮,组建了由海防同知衙门直接管理的“官营脚力队”。
统一着装,明码标价,秩序井然。以往常见的勒索客商、欺行霸市现象几乎绝迹。
打击走私: 依靠韩猛提供的部分水上力量和行辕支援的战船,赵德柱组织了数次海上巡查。
成功截获了数艘试图走私生丝、瓷器的船只,涉案人员及背后庇护的胥吏均被严惩。合法海商的利益得到保障,往来商船明显增多。
常州府(指挥使韩猛):
卫所蜕变: 韩猛以那营初步整训的兵马为核心,仿效忠武军模式,将常州卫重新编为五哨,淘汰老弱四百余人,给予少量遣散银钱令其归农。
同时,面向社会招募识字的青年和有武艺根基者八百人充入卫所。
他坚持每日亲临校场,与士卒同操练,并严格执行新的饷银发放制度,杜绝克扣。
军屯新措: 将清退的部分军田,分给现有士卒家眷耕种,实行“三五租制”(收获三成归己,五成交卫所,两成储备),极大提高了军户的生产积极性。卫所粮食自给率显着提升,减少了对外界依赖。
协防地方: 韩猛主动与知府、各县协调,派出小队官兵,协助地方衙役巡逻重要商道、打击水匪路霸,赢得了地方官民的一致好评,军民关系大为改善。
金陵及周边(林汝元直控):
育才官舍扩张: 林汝元将抄没的徐家一处别业改为新的“金陵育才总舍”,扩大招生规模至三百人,并增设“算学”、“律法”、“工技”等实用科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卫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