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几乎在朝廷决议传出的同时,陆铮的奇兵之策,在夔门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
曹变蛟亲率五千山地精锐,如同幽灵般穿越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险峻秘径,在预定时间,突然出现在夔州城西南方的山谷中。
他们迅速占领制高点,广布旌旗,日夜擂鼓,并派出小股部队袭扰通往重庆的粮道。
这一下,彻底打乱了张能奇的部署。他原本依托天险,信心满满,准备在瞿塘峡口让陆铮碰得头破血流。
谁知明军竟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后!
消息传来,军心瞬间动摇,谣言四起,都说重庆已被秦良玉和这支明军奇兵包围。
与此同时,孙应元在江北发起的猛烈佯攻,在数百门火炮的轰鸣声中,变得无比真实。
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夔州城和沿江堡垒,声势浩大,让张能奇无法判断明军的主攻方向究竟在哪里。
腹背受敌,军心惶惶,张能奇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他深知若后路被断,困守孤城只有死路一条。
在坚守了数日后,眼见“后方”的明军活动越发频繁,而江北攻势不减,他终于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弃城!
在一个夜色浓重的晚上,张能奇率领主力,放弃经营已久的夔州防线,仓皇向重庆方向撤退。
然而,陆铮早已料到此着。曹变蛟的奇兵并未深入追击,而是牢牢扼守着险要地段。
当张能奇的败军通过一段狭窄的谷地时,遭到了曹变蛟部的伏击。
滚木礌石、弩箭火铳如雨而下,张能奇部猝不及防,死伤惨重,溃不成军,张能奇本人仅率少数亲兵狼狈逃回重庆。
翌日,孙应元主力几乎兵不血刃地渡江,占领了空虚无防的夔州城。
这座扼守长江咽喉、阻挡了明军数月之久的雄关,就此易主!
捷报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四方,也传到了北京。
当“陆督师奇兵破夔门,斩获无算,张能奇败走重庆”的消息连同秦良玉在东线接连获胜的战报一同摆在咸熙帝和周太后面前时,朝堂之上,那些喧嚣的反对声音顿时为之一滞。
王承恩适时地在旁轻声说道:“陛下,太后,看来陆督师并未虚言。
奇正相合,速破天险,此乃良将之才。四川局面,或真有转机了。”
这一次,连周太后也微微松了口气,颔首道:“陆卿……果然未负朝廷所望。”
来自朝廷的嘉奖和勉励旨意,很快便再次发出,语气比之前更加温和与肯定。
那场险些成行的监军风波,在陆铮实实在在的胜利面前,暂时烟消云散。
……
拿下夔门,陆铮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这仅仅是打开了入川的门户,真正的硬仗——与张献忠主力的决战,以及如何应对复杂的四川本土势力、处理与秦良玉的合作关系,才刚刚开始。
而云南沙定洲的叛乱,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提醒他必须速战速决。
陆铮站在夔州城头,眺望着西边更加广阔、也更加迷雾重重的巴蜀大地。
王承恩在朝中的暗中回护,他通过自己的渠道已有耳闻,这份人情,他记下了。但现在,他需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战斗中。
“传令,犒赏三军,尤其是曹变蛟所部山地营,重赏!全军休整五日,同时,派出大量哨探,深入重庆周边,我要知道张献忠主力的确切位置和动向!”
“另,以我和秦老将军联名的名义,发布安民告示,历数张献忠之罪,宣告王师已至,只诛首恶,胁从不问。
同时,派人携带厚礼,再赴石柱,感谢秦老将军鼎力相助,并商议下一步会攻重庆之策!”
残月之下,长江奔流不息。陆铮知道,打破夔门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巴蜀的腹地等待着他。但他的脚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
拿下夔门,陆铮大军如决堤洪水,涌入四川盆地。
忠武军主力沿长江北岸迅速西进,连克云阳、万县等城,兵锋直指重庆。
与此同时,秦良玉的白杆兵在东线也频频出击,牵制了大量张献忠的兵力。
整个川东地区,战云密布,一场决定西南命运的大决战,在重庆外围悄然酝酿。
张献忠闻听夔门失守、义子张能奇大败,勃然大怒。他深知重庆若失,则自己在四川的统治将根基动摇。
这位以残暴和狡诈着称的“八大王”,决定不再分散兵力,而是集结其麾下几乎所有精锐。
——包括久经战阵的老营步卒、凶悍的骑兵“骁右营”、以及一支规模可观、装备了缴获明军和自造火炮的火器部队。
总计超过二十万大军(虽多有裹挟,但核心战兵亦不下七八万),由他亲自统帅,自成都星夜东下,意图在重庆城下与陆铮决一死战。
陆铮接到探马急报,得知张献忠主力倾巢而出,不惊反喜。他就是要逼张献忠出来决战,避免漫长的攻城战和山地清剿。
他立即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在重庆以东约一百二十里,一处名为 “铜锣峡” 的广阔地域,依托有利地形,构筑防线,摆开决战阵势。
铜锣峡,并非狭窄峡谷,而是一片丘陵、河谷与小块平原交错的复杂地域,长江在此有一个巨大的弯折,形成了天然的战场侧翼屏障。
接下来的数日,整个铜锣峡地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和兵营。
数以万计的忠武军士卒和征发的民夫,日夜不停地挖掘壕沟,修筑胸墙,设立木栅,构建炮位。
无数军帐如同白色的蘑菇,覆盖了连绵的山丘。运送粮草军械的车辆牛马,汇成一道道长龙,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战争的庞大机器,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
陆铮将主力布置在长江北岸,背水列阵,以示死战决心。
他将最精锐的忠武军中军步兵方阵置于中央高地,火枪兵、长矛手、刀盾手层次分明;
孙应元统率左翼,依托一片起伏的丘陵构筑了坚固的侧翼阵地,并隐藏了部分骑兵;
曹变蛟的骑兵主力则作为决胜的拳头,部署在右翼相对开阔的地带,伺机而动。
超过两百门各式火炮被推上前沿阵地,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东方,沉默地等待着。
喜欢大明卫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