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新政的推行,伴随着血腥与争议。
四川方面,继泸州之后,又有几处州县爆发了不同程度的反抗,但在总督府的铁腕镇压和新任官员(多为陆铮提拔的务实干吏)的强力推行下。
清丈田亩和盐政改革总算在血腥中艰难地向前推进,府库的收入开始呈现缓慢却坚定的上升趋势。
陕西方面,傅宗龙对陆铮的提议依旧持谨慎态度。
他回信表示会加强军备,但对于大规模清丈田亩,仍认为“陕民疲敝,当以安抚为主,骤行峻法,恐生事端”,委婉地拒绝了立刻全面推行。
陆铮对此并不气馁,他知道整合需要时间和契机。
他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趁孙应元在北线吸引住敌军主力注意力的时机,将四川彻底消化,打造成铁板一块的根基。
冬雪覆盖了汉中,来自北方的战报依旧滞后且时好时坏。
但陆铮案头关于四川钱粮、盐税收入的报表,数字在缓慢增长;新编练的“川中续备军”也已初具雏形;汉中大营的操练号子声,穿透风雪,依旧每日响起。
陆铮站在总督行营的院子里,任由雪花落在肩头,心中了然。
他或许无法亲临前线指挥若定,但他在这里,正试图用另一种方式参与这场国运之战——通过强力甚至残酷的内部整顿和资源整合。
为大明王朝,锻造一把更锋利、也更耐用的剑,以及支撑这把剑持续挥舞下去的粮仓与银库。
前线的僵持,恰恰给了他这宝贵的时间。
他要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在压制内部反对声音的同时,尽可能快地将川陕之地,转化为支撑这场战争的强大基石。
凛冬已至,寒风裹挟着雪粒,敲打着行营的窗棂。
陆铮裹着一件厚重的棉袍,伏案审阅着四川送来的年终考成册。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愈发削瘦却目光坚定的脸庞。
“督师,夔州府急报!”一名亲兵带着寒气闯入,呈上一封沾着泥水的文书。
陆铮展开一看,是夔州知府密报,当地几家大族联合部分旧卫所军官,借安北军北上、川中兵力空虚之机,暗中串联,似有异动。
他们散布流言,说陆铮新政乃“竭泽而渔”,欲“尽夺川人之利以奉北战”,更隐晦提及孙应元部在北边“伤亡惨重”。
“跳梁小丑,终是忍不住了。”陆铮冷哼一声,脸上并无太多意外。
他提起朱笔,在急报上迅速批复:“着按察使司密查,锁定首恶。
调‘川中续备军’一营,移防夔州,暂归该知府节制。若有异动,果断处置,不必另行请旨。”
陆铮放下笔,对侍立一旁的参军道:“看来,刀子还是得见血,有些人才会老实。
告诉布政使司,将夔州这几家的罪状,连同他们阻挠清丈、偷漏盐税的证据,一并明发各府县!
让所有人都看看,对抗新政、危乱后方是什么下场!”
这一手果然奏效。
“川中续备军”的旗帜出现在夔州城外,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加之罪证确凿,布告一出,原本有些蠢蠢欲动的暗流顿时平息了不少。
几家参与串联的豪强内部迅速分化,有人主动向官府“自首”以求宽大,为首的几个核心人物则被按察使司迅速锁拿下狱。
一场潜在的叛乱,被扼杀于萌芽之中。此事过后,四川各地推行新政的阻力明显减小,官吏们的腰杆也硬了许多。
与此同时,陕西方面也传来了好消息。
在陆铮持续的压力和汉中方面提供的部分物资支持下,傅宗龙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
他选择在遭受战火破坏相对较轻、豪强势力也较弱的凤翔府部分地区,试行“限田清丈”。
虽然只是试点,范围有限,但这标志着傅宗龙的态度开始松动,陕西正被缓慢而坚定地拖入陆铮设定的轨道。
傅宗龙在给陆铮的回信中写道:“……凤翔试点,民户初时惊疑,经妥善疏导,现已渐次推行。
然陕省情况复杂,万不可操之过急……”字里行间依旧谨慎,但终究是迈出了第一步。
陆铮回信表示赞许,并承诺提供更多协助,同时再次强调练兵的重要性。“……虏骑凶悍,非精兵无以制之。
望傅公于延绥、宁夏诸镇,务必汰弱存强,苦练不休。所需甲胄火器,汉中当竭力保障……”
这个冬天,陆铮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在了“内功”修炼上。
他亲自审定新的《川陕盐政章程》,细化征税流程,打击走私,盐税收入开始稳步提升。
督促工坊加快军械制造,尤其是火铳和火炮的产量与质量。
陆铮审阅“川中续备军”和汉中本部忠武军的训练大纲,要求加大实战对抗演练的强度。
甚至开始着手规划利用清丈后掌握的无主荒地,建立更大规模的“官屯”和“军屯”,以期从根本上缓解未来的粮饷压力。
来自北方的军报依旧延迟,内容也往往相互矛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卫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