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江南的七月,是一幅被汗水浸透的水墨画。天空是一整块烧得发白的蓝铁板,毫不留情地将炙热的光焰倾泻而下。空气黏稠得如同化不开的糖浆,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吞咽滚烫的砂砾。太湖的水面蒸腾起氤氲的雾气,远处的田野,稻叶被晒得卷了边,连聒噪的蝉鸣都透着一股有气无力的焦躁。
然而,在这片被酷热统治的土地上,有一座城,却比这暑气更令人感到窒息。
平江府,这座被马可·波罗誉为“地上天堂”的繁华都会,此刻却如同一头被困在铁笼中的巨兽,沉默地、痛苦地喘息着。高耸的城墙,曾经是它引以为傲的屏障,如今却成了隔绝生死的绝壁。宽阔的护城河,曾经是它灵动飘逸的裙摆,如今却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城内,是张士诚和他最后的几十万军民;城外,是朱元璋麾下,号称“十万”的虎狼之师。
而在这片死寂的战场上,有一个身影,如同一座扎根于山巅的玄色铁塔,任凭热浪翻涌,自岿然不动。
常遇春。
他勒马立于虎丘之巅,这里是俯瞰平江城的最佳位置。他那身标志性的玄色重甲,在烈日的暴晒下,表面温度高得能煎熟鸡蛋,甲片缝隙间渗出的汗水,早已在他魁梧的身躯上画出了一幅幅盐霜的地图。可他仿佛感觉不到丝毫灼热,那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穿透了眼前扭曲的热浪,牢牢地锁定在远处那座庞然大物上。
他的目光,不是在看一座城,而是在审视一个即将被他亲手终结的时代。
“大哥,这平江城,果然是块难啃的骨头。”副将李伯玉策马来到他身边,声音里带着一丝被暑气蒸出来的沙哑和疲惫。他抬手用沾满汗水的袖子抹了把脸,留下一道道污渍。“张九四在此经营多年,城高池深,粮草充足。我军围困数月,硬是攻不进去。弟兄们天天顶着这毒日头,士气都有些低落了。”
李伯玉说的是实情。围城战,最熬人。初时的热血与激情,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等待和对峙中,早已被消磨得所剩无几。士兵们每天除了轮流站岗、加固工事,就是在营地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酷暑、蚊虫、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遥遥无期的破城之战的迷茫,像无数只细小的蚂蚁,啃噬着他们的意志。
常遇春没有回头,甚至连眼珠都未曾转动一下。他只是从腰间解下那个用兽皮缝制的军用水囊,拔开木塞,仰头灌了一大口。清凉的液体滑过他干裂的喉咙,带来一丝短暂的慰藉,却压不住他心中那团被点燃的、名为“焦灼”的火焰。
他何尝不知道将士们的苦?他麾下的十万大军,是朱元璋从尸山血海中淘出来的精锐,是大明逐鹿天下的本钱。每一兵一卒,都重逾千斤。把他们耗在这里,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巨大的消耗。粮草、军械、士气……这些都是无形的战场,同样在流血,同样在死亡。
但他更知道,城里的张士诚,比他们更耗不起。
“低落?”常遇春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李伯玉耳中激起层层回响。那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和杂音。“让他们低落去。兵法云,围城必阙。我偏不阙,我就要让他们死心,让他们绝望。但你要告诉弟兄们,我们在这里晒太阳,晒得皮开肉绽,可城里的张九四和他的兵,他们是在喝西北风!”
他缓缓转过头,目光如电,射向李伯玉:“我们的粮道,从太湖,从长江,从后方,源源不断,鱼米之乡,尽在我手。他们的呢?就剩城里那点存粮,和城里那几十万张嗷嗷待哺的嘴!”
他伸出那只因常年握持兵器而布满老茧的粗壮手指,指向平江城外那片广阔的天地。那里,曾经是阡陌交通、沃野千里的鱼米之乡,是张士诚赖以生存的根基。
“看见了吗?”常遇春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冷冽的骄傲,“那些地方,以前是张士诚的粮仓,现在,是我们的跑马场!我军的封锁线,不是一道墙,而是一张网!一张由铁壁、战船、弓弩和杀意织成的天罗地网!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进去,一粒米也别想溜出来!”
这便是常遇春的战术。如果说,主帅徐达的用兵,如同一位沉稳的国手,步步为营,算无遗策,讲究的是大局与均衡;那么常遇春的用兵,就如同他本人一样,充满了火山爆发般的冲击力与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他负责的南线,是整个围城战役中最关键、最凶狠的一环。
他不仅仅是在围城,他是在“抽血”。
自大军合围平江之日起,常遇春便下令,沿着平江城的南面和东南面,筑起一道连绵数十里的“断头垒”。这道壁垒并非简单的土墙,而是由外壕、木栅、鹿砦、土墙和箭楼构成的多层次防御体系。壕沟宽深,足以陷马;木栅尖利,足以破甲;鹿砦密布,足以滞步。每隔百步,便设一座箭楼,楼上弓弩手日夜轮值,任何试图靠近的活物,都会迎来如雨的箭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