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中文网】地址:https://www.xiaoshuocn.net
朔风卷着残冬的最后一丝寒意,掠过燕山山脉,吹拂着这座刚刚易主的宏伟都城。对于常遇春而言,这风中似乎还夹杂着不久前金戈铁马的铁锈味与血腥气,但更多的,是一种新生的、混杂着泥土芬芳与人间烟火的清新气息。
当他率领着主力大军,踏着沉稳而整齐的步伐,重新回到大都城下时,眼前的景象让他这位身经百战的猛将,也不禁微微一怔,随即,一丝难以察觉的、发自内心的笑意在他唇边漾开。
这座曾象征着蒙古帝国百年荣耀的故都,此刻,竟已焕然一新。记忆中,街道上堆满了元廷溃败时遗弃的杂物,空气中弥漫着腐朽与恐慌。而现在,青石板铺就的宽阔街道被清扫得一尘不染,两旁的商铺卸下了死气沉沉的木板门,换上了崭新的招幌。绸缎庄的五彩绸缎在风中招摇,茶馆里飘出袅袅的清香,包子铺的热气蒸腾而上,与行人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孩子们在街角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驱散了这座古城长久以来笼罩的阴霾。
一派欣欣向荣,恍若隔世。
“将军,您看……”副将李文忠策马赶上,眼中满是惊叹与敬佩,“您离开才不过月余,大都……不,如今该叫北平了,竟已有了这番气象。您留下的那套治理方略,简直是神来之笔!”
常遇春收回目光,目光深邃如海。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拍了拍胯下那匹通体乌黑的“追风”战马。这匹跟随他踏遍千山万水、立下赫赫战功的宝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心境,温顺地打了个响鼻。
“神来之笔?”常遇春终于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洪亮,却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文忠啊,这世上哪有什么神来之笔。不过是将心比心,把百姓当成自家亲人罢了。打仗,要知敌;治民,要知心。我常遇春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经世致用之学,但我晓得,人活着,无非就图个安稳温饱。解决了这两样,人心自然就安了。”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这片他亲手打下的土地,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走,进城。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大军入城,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百姓们看到这支威武之师,非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纷纷驻足,投来好奇而友善的目光。有些人甚至认出了走在队伍最前方、身形魁梧的常遇春,自发地鼓起掌来。掌声从零星几点,迅速汇成一片热烈的浪潮。
常遇春翻身下马,步行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他脱下了沉重的头盔,露出一头利落的短发,那张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脸庞,此刻在午后的阳光下,竟显得格外质朴。他向两旁的百姓抱拳致意,动作自然,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他做的第一件事,并非是入驻元朝那金碧辉煌的皇宫,也不是清点府库,而是派人全城张贴告示,召集城中的父老乡亲、商贾儒生、能工巧匠,于次日清晨,在元朝皇宫的奉天殿前,开一个别开生面的“大会”。
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整个北平城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奉天殿,那是元朝皇帝举行最盛大典礼的地方,是权力的巅峰,是寻常百姓连靠近都不敢想的禁地。如今,这位大明将军,竟要邀请他们这些布衣白丁,在那里集会?这简直闻所未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奉天殿前的广场上便已是人头攒动。有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者,有穿着长衫、神情儒雅的读书人,有衣着朴素、双手布满老茧的工匠,也有衣着光鲜、眼神精明的商贾。他们或站或坐,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激动、好奇,以及一丝深藏的忐忑。
辰时三刻,常遇春在一队亲兵的簇拥下,从奉天殿内走出。他没有穿那套象征着无上荣耀的蟒袍玉带,依旧是一身朴素的明光铠,甲胄上还带着些许征战的痕迹,擦拭得锃亮,却不显奢华。他一步步走上那高高的汉白玉台阶,转身,面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数千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常遇春环视一周,目光如炬,却并无压迫感,反而像冬日里的暖阳,温和而有力。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真诚,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诸位父老乡亲,先生们!”
他先是深深一揖,这个动作让台下所有人都愣住了。一位手握重兵、功高盖世的开国大将,竟向他们这些平民百姓行礼?
“我常遇春,奉我家陛下之命,率军北伐,克复大都。今日请诸位来,不为别的,只想和大家说几句心里话。”他站直了身子,语气愈发恳切,“我大明军队,是来解救大家于水火的,不是来做新的老爷,骑在大家头上的。元朝的统治,已经像这冬天的冰雪,彻底过去了!从今天起,这里不再是‘大都’,而是‘北平’!取‘北方平定,天下安宁’之意!”
“北平……北方平定……”人群中有人低声念叨着,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个名字,对于他们这些在异族统治下生活了近一个世纪的汉人来说,意义非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